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2010内蒙古两会 > 两会时评 正文
内蒙古的“两会”是民生的“两会”
内蒙古新闻网  10-01-25 09:07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正在呼和浩特举行的内蒙古自治区“两会”上,许多政协委员纷纷呼吁,在经济多年保持连续高速增长之后,政府财政应该拿出更多的钱让利于民,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体现“富民效应”以及和谐发展。(1月23日内蒙古新闻网)

  笔者注意到,在今年的内蒙古“两会”上,“民生提案”、“民生话题”,已经成为最大的亮点,让人感动,令人感慨。

  民生,就是人民的生计。自古以来,“国计民生”,就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人常说“民富国强”,老百姓富足了,国家才能强盛。可见,民生问题是多么的重要。记得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写过一篇很著名的文章,叫做《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文章中朴素的话语深刻道出了民生问题的实质内容。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民生问题的内涵已经有了改变。现在的民生问题,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消除贫困,消除落后,人人都能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这正像鄂尔多斯市政协副主席安源在政协内蒙古十届三次会议上所说的,自2002年起,内蒙古的GDP增长速度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位。至2009年,全区GDP总量突破9000亿元,由全国的第24位上升到第15位;人均GDP达到3.75万元,有望上升到全国第7位。但是,在经济增长速度和总体经济规模连创新高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却未能实现同步增长。到2008年,内蒙古人均GDP水平已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46.3%,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432.5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1.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4656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7.8%,收入增长显著低于经济增长。这说明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富民效应”较弱。对此,他建议今后政府要大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使发展成果充分惠及广大群众。

  而在20日开幕的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巴特尔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今年内蒙古各级将投入资金396亿元,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其中有七项涉及到农牧民。他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真正做到富民与强区并重。

  我感到,这一消息无疑是一颗“定心丸”、一份“兴奋剂”。说是“定心丸”,因为政府将切实关注“民生问题”,可以让老百姓少许多后顾之忧,放心地过日子了;说是“兴奋剂”,因为人民群众看到了美好前景,就会更好地调动起积极性,为实现这个前景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因如此,我认为,内蒙古的财力物力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今年将投入396亿打造十项民生工程的背后,是真金白银,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体现了民生生存和科学发展之需,展示了当地党委和政府自信、开放、创新的形象,彰显了当地党委和政府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坚定决心,让老百姓的笑脸上,喜在心头。

  民生所指,民心所向,国运所系。民生一头连着百姓的锅碗瓢盆,一头连着国家的繁荣富强。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觉得内蒙古的“两会”就是民生的“两会”,是造福内蒙古人民的“两会”,温暖地照映进内蒙古人的民生愿景,推动着内蒙古向富民与强区的美好路线前行。(林伟)

新闻链接:内蒙古政协委员呼吁政府重视 “富民效应”

     巴特尔:财力、物力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

     内蒙古自治区今年将投入396亿打造十项民生工程

 

[责任编辑 雒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