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女性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 > 科学发展在身边 正文
石拐区五当召镇群策群力真抓实干共绘“农”字
内蒙古新闻网  10-02-09 15:21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说起2009年,石拐区五当召镇的干部职工感受最深的可以用胆战心惊和从容应对来形容。正如五当召镇党委书记任松川所说:“虽然面对金融危机我们早有准备,但是来势太凶猛,不但波及到工业,重要的是农业也受到极大影响。面对困难,积极发挥镇党委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群策群力,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定了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补贴,实施一村一品特色养殖战略,来提高和稳定农牧民增产增收,让农民们受益。”据统计,2009年石拐区共累计发放粮食直补97万元,惠及农牧民3894户。

  粮、经、饲三元比例进一步优化。去年,农灌井水位下降,墒情普遍较差,旱情十分严重。为了抗旱保苗保丰收,先后购置机泵16台套,掏井12眼,有效缓解了旱情,为农作物稳产、高产奠定基础。据统计,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4130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3210亩,占总播种面积的68%;经济作物播种面积6425亩,占总播种面积的19%;饲草料作物播种面积4495亩,占总播种面积的13%,粮、经、饲三元比例进一步优化。农作物总产量达到758.6万公斤,同比增加112万公斤。此外,还在过去种大田的基础上试种经济效益比较高的农作物,在厂汉沟试种板蓝根药材100亩,亩均收益1810元,综合测算较传统农作物收成更高。

  林业水利项目有序推进,民生工程进一步加强。去年投入专项资金110万元,在三岔口嘎查和新曙光村实施安全饮水工程三处,打深水井4眼,建水塔3座,安装输水管道1.5万米,有效地解决了当地385户农民的安全吃水问题;在白草沟村实施毛忽态流域治理工程,新造林4200亩,有效改善了毛忽态流域生态环境;在白菜沟村实施三北四期项目工程,新造林5000亩,成活率达到80%以上。此外,缸房地村50栋“四位一体”移民搬迁项目已分配到位44户,收缴抵押款44万元。目前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已有7户入住。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特色种养殖业成效显著。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该镇采取“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的发展策略,以四个试点村的亮点工程为抓手,推动特色种养殖业发展,进一步拓宽了农牧民增收渠道。在缸房地和爬榆树两村,建成标准化温室大棚140栋。还引进七彩西红柿、香蕉西葫芦等稀有蔬菜。据测算,每栋大棚纯收入达到1万元左右。同时,通过政府补贴的形式,调动农牧民实施土鸡养殖战略,目前,有51户土鸡养殖户,户均增收12000元,饲养土鸡达到7.85万只。还在资金上给予支持,通过争取小额贷款,为6户土鸡养殖户发放贷款20万元,有效缓解养殖户资金短缺难题。还与包头市傲格蛋业合作,成功将“土鸡蛋”打入超市。新建标准化兔舍256平米,共饲养獭兔4300余只,每只獭兔纯利润22元,户均增收15000元左右。此外,该镇还在野猪养殖、肉驴养殖、肉牛养殖等特色养殖方面下力气,先后为5户牧民协调贷款35万元。先后购进夏洛莱、西门塔尔黄牛135头。此外,为推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走上快车道。去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一批返乡创业青年回到村里,主动与村委会合作成立专业经济合作社,以“合作社+党支部+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农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发展。已注册成立清水蔬菜种植、众兴农民、山农土鸡养殖、沙林沁养殖等4家专业经济合作社。

  在谈到五当召镇2010年的发展,镇长张建春充满信心地告诉笔者,今年我们将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工程,做大做强现有工业项目,巩固特色种养殖业基础,特别是,我们将以“王傻子熏鸡”为龙头,延伸特色养殖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初步规划,养殖肉牛600头,肉驴300头,獭兔(种兔)3000只,土鸡10万只,野猪50头。还有在做好农业和工业的基础上加大民生工程投入力度,拉近城乡之间的差距。

  (中共石拐区委宣传部苏玉)

稿源: 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 赵静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