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女性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 > 保增长 惠民生 进百县 促落实 正文
突泉县:太平乡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促农增收
内蒙古新闻网  10-02-26 11:17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突泉县太平乡党委政府以人为本,努力在产业发展中推行科学发展理念,采取系列措施,以农牧业产业化为切入点,突出重点,科学发展,使全乡的经济建设驶入了快车道。

  科学管理肉鸡养殖基地

  太平乡从2005年开始发展肉鸡养殖业,到现在已有4年时间,如今太平乡已经建起了华薇肉鸡养殖小区、曙光肉鸡养殖和东风肉鸡养殖三个规模小区。截止去年末,全乡鸡舍总数已达到77座,其中曙光肉鸡养殖基地是全盟最大的肉鸡养殖基地。
如何使农民改变传统的饲养观念,降低风险?该乡定期举办肉鸡养殖技术培训班,派驻专业技术人员长年在养殖小区作技术指导服务,组织养殖户外出参观考察,引进先进养殖技术及管理经验,打消农民对肉鸡养殖的畏难情绪。同时该乡还针对个别养殖户由于进雏太杂、防疫跟不上等原因而没有产生经济效益的问题,在乡政府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2009年,花近5万元为各户安装了闭路监控,投入30万元修建隔离墙,在小区内建100 立方米集粪池20处、病死鸡焚化炉3处、建垃圾点3处,及时处理鸡粪及病死鸡,防止二次感染。加强管理和服务,该乡在小区内成立了肉鸡养殖协会和综合服务站,为养殖户提供优质服务。

  全力打造设施农业小区

  2008年,太平乡在五星村规划124亩设施农业和食用菌基地,去年在五三村规划100亩设施农业基地。目前,太平乡乡的标准化温室大棚总数已达到80座。

  发展避灾、节约、高效的设施农业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最有效途径,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为了提高农民对设施农业的认知度,转变农民传统的种植业观念,太平乡党委、政府多次组织群众到突泉镇的设施农业小区和吉林省珲春市农业园区参观考察,并请农业技术人员到小区进行培训,保证每户有一个种植明白人。在建设小区的过程中,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每天都呆在小区里,只要群众有困难他们都是第一时间给予解决。为了降低风险,乡党委、政府与河北客商签订了食用菌培育协议,群众只负责提供场地,其它都由河北客商负责,真正实现了零风险。

  合理规划金塔椒基地

  2009年,太平乡把调整农业结构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点,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五星村规划了100亩金塔椒基地。为打造高标准精品工程,乡党委、政府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资12万元打了3眼深水井,安装3套变频自动供水设备,1台20千瓦变压器,铺设1100米微灌主管带,3200米支管带,10万米微管带。

  为调动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乡政府多次组织农民到洮南市金塔公司参观学习,同时邀请县农牧业局的技术人员入村为农民讲解金塔椒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知识,打消农民的畏难情绪。同时与洮南市金塔集团签订了100亩金塔椒订单。设保底价按市场最高价回收,降低了农民的风险。目前,该小区是我县较为先进的微灌种植示范区之一。

  千方百计引进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发展农牧业的关键环节,只有龙头舞起来,整个“龙身”才会动起来。2009年,太平乡利用五三村毗邻大通道的地理优势,规划了5000亩农牧业产业化园区,对企业进行全方位服务。截至去年末,入驻3家产业化龙头型企业。一是河南省昌盛集团投资400万元,在五三农牧业产业化小区建设了50亩食用菌培育中心,每年可培育草菇、香菇、双孢菇和鸡腿菇100多万棒;二是引进了总投资450万元的杂粮(小米)深加工厂一座,落实3000亩有机小米订单,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三是项目总投资500多万元的恒泰物流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全县较大规模的农畜产品集散地。(记者 安华祎 通讯员 冯玉燕 齐立东)

稿源: 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 安华祎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