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女性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 > 保增长 惠民生 进百县 促落实 正文
完善机制优化管理 提升保育工作质量
内蒙古新闻网  10-02-26 16:33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鄂前旗教育幼儿园完善机制提升工作质量

  教育幼儿园作为一所公办幼儿园,把教育和保育作为幼儿园发展与幼儿健康成长的双翼,并驾齐驱,同步发展。教育幼儿园在党支部、园委会、工会各领导小组的相互协调下,不断完善保育工作管理网络,加强保育工作制度建设,深入开展保育工作的实践与研究,努力提高保育人员的专业素质,力求抓实效、创特色。

  一是健全组织,完善制度,优化保育工作管理机制。科学、规范的管理是达成工作目标的前提。教育幼儿园通过不断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加强考核等多种方式对保育工作进行全程管理,形成了有效的管理机制。他们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建立了由园长总体负责,副园长具体分管,保育教师日常管理的三级保育工作管理网络。根据三级分工的不同又设立了保育组和营养组,由各组长分层管理。清晰而细致的分工使各个部门保育人员都增加了一份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在健全组织网络的同时,又明确了各保育人员的工作责任。完善的管理制度是落实各项工作的保障。在各项管理制度中,卫生保健、保育工作制度健全。有各管理员工作职责,有教师、保育员各自的保育工作任务和各岗位在幼儿保育方面规范操作的细则,有效督促和指导了保教人员规范科学地执行幼儿园的各项保育工作。幼儿园还完善了卫生保健制度、幼儿饮食制度、健康检查制度、卫生消毒隔离制度等,使幼儿园的保育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

  二是加强自培,注重学习,提升保育队伍整体素质。要贯彻落实保育工作的全面化、有序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提高保育人员的素质是关键。以园本自培、外出学习、结对带教、保育研讨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保育人员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加强园本培训,提升保育理念,规范保育操作。十分重视保育人员的专业素养的提升,通过专题讲座式、互相切磋式的方式积极开展保育人员的园本自培。如:每月一次的幼儿园卫生保健、保育工作的专题讲座,即由园长、分管园长、保健教师,为保育人员进行“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幼儿传染病的预防”等讲座,通过理论上的引领,让保育人员更全面的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互相切磋式,即通过边操作边研讨的实践研讨方式,形成科学、有效的操作规范,切实提升保育质量。重视园外进修,丰富专业知识,促进专业发展。相对教师队伍来说,保育人员队伍在年龄特点、文化程度、工作经验等各方面更具有层次性。该园共有2名保育员,根据保育员个人情况而定,采取分步骤递进的培训方法,在听取保育员的个人意见的基础上为她们制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保育教师们积极要求上进,积极参加各项专业学习,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开展岗位练兵,提供展示舞台,增强业务能力。通过搭建平台,保育人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能体验成功和自信,涌现出细心关注体弱幼儿,主动学习,大胆创新,以及关心集体,默默奉献的优秀保育员事迹,成为该园保育人员的学习楷模。

三是积极探索,勇于开拓,促进保育工作优质高效。  在实际工作中清楚意识到幼儿园保育工作仅仅做好常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积极探索课改背景下的保育工作规律,研究科学的符合保教相结合幼儿保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才能更好的促使保育工作的优质和高效。创新保教结合思路,凸显保教合一内涵。新课程的实施更注重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注重幼儿健康心理品质的养成,因此也赋予了保育工作新的内涵,使保育观念从传统的“保护身体发育”扩展到“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从“安全保护与卫生”扩展到“实施教育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保健”。如保健教师在做好日常保健的同时,探索保育工作规律,研究科学保育的工作方法。优化幼儿生活环境,满足幼儿发展需要。他们非常重视关注幼儿的情绪和需要,养成幼儿健康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合理的生活方式,注重创设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保教环境,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促进幼儿快乐、健康的成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育儿指导功能。现代保育置于开放教育的背景下,是来自于家、园、社区的合作和共育。保育人员能充分利用幼儿园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积极拓展育儿指导功能,优化科学育儿的质效。
稿源: 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 赵静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