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村位于归流河和洮儿河交汇处的东岸,阿木古楞河流域的西侧,处于城郊结合部,总人口1547人,下辖三个自然屯,总户数382户,是一个典型的乡土风情浓厚的朝鲜族村。近年来,三合村带领全村广大群众致力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9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470元。
一、培植产业发展新优势,促进农民增收,是建设新农村的经济基础。水稻是三合村的基础产业,目前已有71年的水稻栽培历史,全村现有水田面积10000亩,水稻栽培技术及品质位于我区前列,2007年水稻亩产达到了1500斤,突破了我区水稻单产记录。水稻作为三合村的基础产业,在生产上已经实现了企业+支部+协会+合作社的生产一条龙。2003年三合村开始实施万亩A级绿色食品水稻项目工程,2005年,获得了国家级水稻绿色食品证书。兴安盟第一家A级绿色食品水稻生产加工单位的殊荣,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深加工升级,为三合村村民实现持续增收奠定了基础。目前,该村生产的“蒙兴”牌A级绿色食品大米已远销到呼和浩特及沿海的大中城市,平均每斤大米为农民增收了0.2元。三合绿色水稻专业协会,现已有会员350户,服务范围覆盖盟内三个旗县市,协会通过技术培训、田间指导、提供产销信息、优化新产品的引进、试验、推广,使3,000户稻农受益,为当地水稻产业的稳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通过劳务输出,解决了三合村劳力过剩问题,为村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渠道。随着水稻种植技术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三合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渐渐显现出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实现村民多渠道增收,三合村根据朝鲜族占主体的优势,通过多方渠道与韩国企业及社团组织联系与协调,同时鼓励村民积极与在韩亲属取得联系,使得三合村剩余劳力顺利转移到韩国及韩国在华企业就业,到目前为止,劳务输出的三合村民达到228人,每年劳务输出收入达到1,104万元,外出的村民在实现自己增收的同时还积极出资捐助家乡的公益事业。
三、塑造新风貌,为建设和谐农村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为了实现三合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村两委班子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养殖业。同时,积极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和村内道路修缮,并进行招商引资,以其发展三合村朝鲜族风情的观光农业。为了改善环境卫生,提高生活品位,村两委引导农民改村、改路、改水、改厕、改灶、改圈等,建设生态环境型新家园。从2008年5月开始,三合村进行了“环境整治”活动,建设了一条650延长米的文明一条街,剩余的14,000延长米正在建设当中。预计在2010年,在三个自然屯主辐街两侧建12个公厕、20个垃圾存放点,硬化村庄道路4公里,新修排水沟5,000余米,彻底改变过去进村“晴通、雨阻”和村里村外脏乱差的状况。 目前,三合村现85%以上的住户都已经住上了砖瓦结构的房屋,剩余的15%,准备利用三年时间改造完成,同时实现数字电视、互联网户户通。
四、培育新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措施和基本要求。“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必须塑造新风貌。没有新农民、就不会有好管理、新风貌,就没有新农村。”这是三合村干部群众的共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愿望更加强烈。如何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文化需求,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搞好基层民主建设,就成为了村两委班子时刻考虑的重大课题。为此,村两委班子从培育新农民入手,着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一是寓教于乐,丰富业余生活。经济发展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了。村两委投资修建了党员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和妇女民兵之家,配备了各项活动设施。村里成立了门球队等文化娱乐组织,逢年过节,村两委还精心组织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二是立足需要培训,健全组织,培育人文环境。村两委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实施以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记者李中锋 通讯员华波、郭瑾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