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右前旗巴拉格歹办事处兴安村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诞生地。1946年6月,东蒙工委派宋振鼎、蒋弼仁、潘祖胜等人组成群众工作团,到巴拉格歹努图克开辟革命工作。宋振鼎等人在巴拉格歹努图克兴安镇秘密发展了第一批农民党员,建立内蒙东部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兴安镇党支部。
从革命战争的洗礼到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再到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兴安村人在村党支部带领下,继承和发扬老区精神,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的致富路。
创办村企“摇钱树”,农民今朝变“股民”。兴安村有耕地2万亩,其中水浇地占1.45万亩,有种植蔬菜的基础和传统,但是由于外地蔬菜大批量闯进本地市场,兴安村的蔬菜市场一度遭到冲击,农民蔬菜销售量一年不如一年。对此,村“两委”班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带领村民开始建脱水蔬菜厂,解决村民卖菜难问题。建厂一期投入就需要280万元,可当时村集体全部积累只有60万元,为解决资金问题,村班子成员每人集资2万元,通过赊、借,基本解决了办厂的初步投资。为了节省开支,村“两委”班子带领全体村干部群众风雨不误、日夜兼程,仅用84天,就高标准地完成了厂房建造和设备安装工作,脱水蔬菜厂正式生产。随着蔬菜厂不断的扩大,兴安村“两委”班子又建立了兴安村蔬菜种植加工专业合作社,全村有214户社员土地入股,2008年兴安村蔬菜种植面积达6000亩,仅此一项,农民亩增收500—800元。厂子还优先录用本村村民,村里最多的时候有120多村民到蔬菜厂打工,人均增收7000余元,入股的村民到年底还能分红。企业成了兴安村村民的“摇钱树”。
建设生态“绿色银行”,村民拥有“金色希望”。兴安村土地面积30平方公里,除了2万亩耕地以外,其它土地都为荒山秃坡。前些年,由于天气干旱,再加上人为因素,这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每当下雨坡耕地变成断条垄,平川地成为淤沙滩,洪水侵蚀村民住房和耕地,自然环境严重威胁着群众生产生活。为此,兴安村“两委”班子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到农业改造、流域治理、退耕还林、千村扶贫、京津风沙治理等多种项目,对耕地、荒山和流域进行综合治理。为了让群众早日摆脱干旱和洪水带来的侵害,村“两委”班子成员团结一致,率先垂范,在荒山野岭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一干就是一两个月。截止目前,兴安村共完成修建生态闸沟11条9300延长米、梯田6000亩,挖水平坑7万个,打深水管井149眼,架设农用电网23公里,铺设地埋管道1.9万延长米,建设水浇地1.45万亩,全村累计造林60万株,退耕还林4728亩,建成沙源治理工程8500亩,营造农防林带1.7万延长米,治理山头36座,全村人均拥有林地3亩。如今的兴安村田成方、路成网,漫山遍野披绿装,村民再也不担心雨水侵害他们的家园,而且村里每年还领取75万余元的退耕还林补贴。生态建设不仅改善了兴安村生态环境,还为农民建起了“绿色银行”。
复建红色支部旧址,村民传承“红色历史”。为弘扬革命老区精神,继承和发扬兴安村的光荣革命传统,兴安村“两委”班子自2006年开始着手红色支部复建工作。为了筹备复建工作需要的资金,他们四处“化缘”,并南下蒋弼仁烈士家乡——江苏省淮阴市,搜集烈士生前的生活用品。通过三年多的努力,共投资13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5950平方米的红色支部旧址。红色支部旧址以历史文物、照片、模型等形式,形象地展示了巴拉格歹办事处兴安村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史。其中红色支部纪念馆已被注册为国家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目前,该村又在筹划进行红色支部二期工程建设,计划组织村干部到延安去考察学习,努力将兴安村打造为“红色第一村”,发展红色旅游业,这无疑给兴安村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更大的生机和活力,促进兴安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个拥有着红色革命历史、绿色生态环保、金色发展希望的兴安村正向世人展示着勃勃生机,并将继续成为兴安大地一个令人尊敬和骄傲的名字…… (记者李中锋 通讯员张文华 秦立伟 白海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