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社1月9日报道,参加超级马拉松比赛,跑到双脚起血泡。严冬时节参加北欧两项滑雪运动。在内蒙的大草原上骑山地车,直到屁股麻木。
在很多中国人看来,只有疯狂的老外才会干这些事情找乐。但是,情况不再是这样了。近年来,随着中国酷爱休闲的中产阶层不断扩大,参与这些运动项目比赛的中国人正在迅速增加。很多公司正在竞相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而另外一些公司则发现这个趋势是推销产品的新途径。
营销公司八方环球公司的体育赛事部主任崔女士说,去年,当North Face耐力赛的组织者开始接受中国首批大规模超级马拉松申请时,他们以为大多数选手会选择6.2英里的娱乐长跑。
她说,想参加去年四月在北京举行的令人精疲力尽的6 2.1 4英里比赛的选手只有1 0 0个名额。比赛的起点是长城,途经北京郊外的明十三陵。
当300人前来报名参加这项由美国户外运动器材公司主办的比赛时,组织者感到非常意外。崔说:“我们没想到这项运动如此受欢迎。”
八方环球公司还发现,它在中国组织的其他耐力运动项目比赛也在迅速引起人们的兴趣。
崔说:“2006年,只有5000人参加这项比赛,但是到了2009年,参赛人数增加到了14000人。增幅是巨大的。”
几十年来,中国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大多是少数精英,他们年纪轻轻时就从学校脱颖而出,被国家选中,因为他们体格或协调能力好,适合从事体操、乒乓球、跳水或其他一些项目。他们在国家资助的体育机构进行训练,而大多数中国人则在农田、工厂劳动。
诚然,已故领导人毛泽东喜爱游泳,他的继任者邓小平喜欢打网球。但是,大多数中国人仅仅忙着为生计奔波。额外的收入都用在了食物、服装及其他生活必需品上,不可能花90美元买一双仅供参加超级马拉松比赛的跑鞋。
但是,一家国际体育营销公司的中国总裁克里斯·伦纳说,随着中国新的中产阶层不断扩大,情况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有时间和金钱参加娱乐活动了,休闲体育运动成了争夺消费者的公司的合理“渗透体制”。
伦纳说:“如果你对消费者进行研究,你就会惊奇地发现,与美国不同,当你看到人们参加体育运动,漫步、跑步、打羽毛球、游泳时,他们全都是高收入者。”“他们之所以水平较高,因为他们是绝无仅有的有闲人士。8亿在田间劳动的农民没时间参加体育运动,当然打工者也没时间。”
伦纳说,中国在这方面的增长潜力是巨大的。
他说:“坦率地说,我们几乎是白手起家。我想,随着收入增加、教育水平提高的良性循环,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也会增加。”
《经济学家》信息部在去年十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主办体育赛事的市场价值大约在15亿至20亿美元之间,仅占全球600亿美元的市场总额的一小部分。虽然体育仍然受国家主导,可是报告认为商业化正在生根发芽。
但是,报告说,必须大力发展基层民众的体育运动。
近些年来,参与休闲体育运动的中国人不断增加。图为业余爱好者在云南玉溪参加175.5公里环福仙湖公路自行车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