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热点关注 正文
东北虎保护的尴尬处境
内蒙古新闻网  10-03-16 08:45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东北网  
 

  今年以来,黑龙江东北虎野生繁育基地(以下简称“基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经过16年的艰苦繁育,该基地现已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东北虎种群。而基地为拯救濒临灭绝的东北虎也筑下了高达三四千万元的债台。开春以来一窝窝小虎降生,专家预测今年新出生的小虎将达80余只,仅虎食费用就要增加数百万元。而事实上该基地是守着一个价值连城却因为国家法规规定不能利用的资源,这个资源就是16年来在东北虎种群繁育过程中自然死亡或病死的80余只老虎。据东北虎繁育中心估算,1只虎如按300万元计算,80只死虎的价值就达两亿多元。根据有关法律,死虎不得被利用。这让东北虎繁育中心处于一方面资金严重缺乏;而另一方面却守着一个价值连城的死虎资源不能利用的尴尬境地……

  专家强调:死虎资源利用的口子不能开

  据了解,黑龙江东北虎繁育基地遇到的问题,在我国的濒危动物人工繁育保护中带有很大的普遍性。那么,在人工繁育中自然死亡的东北虎,能不能突破国家法律的限制,而加以利用呢?为此记者走访了有关专家。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中国区代表、北师大生命科学院博士张立先生说:黑龙江东北虎繁育中心的情况他也有所了解。他认为,死虎资源利用的口子坚决不能开。因为2000年的调查数据是我国真正的野外生存的东北虎只有吉林7至9只,黑龙江5至7只,而且还在以每年1到两只的速度遭到猎杀。实际上东北虎野外种群的生态灭绝已经逼近。野生动物保护的实践证明,市场是导致野生动物被猎捕、猎杀的根本原因。这些人工繁育过程中淘汰的死虎一旦准许交易,势必会刺激虎的交易市场,而使一些人铤而走险去猎杀仅存的野生虎,或者为了经济目的人为造成一些人工繁育的老虎死亡。因为在实际操作中,管理机关根本无法区别哪些参与交易老虎是人工繁育过程中自然淘汰的死虎,哪些是非法猎杀的野生虎,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亡的老虎。

  另外,国务院《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活动的通动》的法规明确规定,不准以任何形式和借口进行虎骨和犀牛角交易。我国加入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明确规定,禁止虎及其部分和衍生物的国内交易,禁止出售非法贸易获得的虎的部分和衍生物。该国际公约还规定:拥有虎部分及其衍生物库存的缔约国和非缔约国,应将库存加以集中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可以这样说,国内法规的出台和我国加入了相关的国际公约后,虎骨交易已经基本被禁止,对野生虎的保护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如果库存死虎交易的口子一开,明显违反国际公约不说,多年来落实国内法规和国际公约的成果也有可能前功尽弃。

  那么像东北虎繁育中心目前遇到的救虎工程和经费危机的矛盾又该如何解决呢?张博士认为:现在很多野生动物繁育基地和野生动物园都在说,繁育和对野生动物进行野化训练的目的是为了今后的放虎归山、放野生动物回归野外。而实际上真能做到这一点吗?以老虎为例,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对鹿、狍等动物的猎杀,野生虎的野外栖息地已经非常缺乏,食物链残缺不全,另外人工圈养的条件下繁殖的动物放归自然后,动物自身的能力能否适应野外的生存环境也是个大问题。特别是肉食动物,很多捕食的本领都是跟随父母在实践中学习得来的,而人工圈养的动物从小吃家禽家畜长大,很难再到新的野外栖息环境中成功地捕食生存,还有可能对人造成威胁。一只野生虎的栖息地最少需要数百平方公里,每周至少要捕食一只100公斤以上的鹿或其他动物充饥。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在野外适宜虎的栖息地锐减,能作为虎的食物的其他动物也在锐减。到哪里去放虎归山呢?

  张博士说,应该以更科学和客观的态度来对待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保护野生动物的重点应该是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而不是人工繁育的老虎越多越好。人工繁育的老虎还有一个很致命的隐患,就是几百只老虎都是原来的几只种虎繁育出来的,近亲繁殖非常严重,虎的基因实际上已经严重退化。东北虎繁育基地应该用另一种思路减轻经济压力,那就是在放虎归山的条件还遥遥无期的情况下,通过绝育等方式,放慢虎的繁殖速度。此外他认为,虎的保护不应成为企业行为,应该作为国家基金项目,一旦成为企业行为,保护和经济利益的矛盾就将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责任编辑 魏佩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481134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