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突泉县上下凝神聚力,破阻攻坚,经济社会迈上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台阶。各项工作取得了可惜成绩: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2.3亿元,增长1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9亿元,增长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5亿元,增长16.8%;财政收入7252万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1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6元,分别增长7%和19.1%。
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基础投入不断加大。整合涉农资金1.1亿元,投向产业基地。投入农建资金1.5亿元,投入科技资金550万元,落实农机具补贴340万元,投入生态建设资金7800万元,森林覆盖率达25.7%。投入扶贫资金1700万元,受益村27个。加大禁牧力度,推进舍饲养殖,牧业年度家畜存栏63万头(只)。土地资源排查清理进展顺利,土地第二次调查成果通过自治区验收。三大产业快速推进。禽类养殖、设施农业、脱水蔬菜三大产业年创产值5.1亿元,带动农民就业9000余人,有效促进了农业转型、农民增收。
新型工业克难而上,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储备项目243个,投资总额达500亿元。全年实现招商引资20.3亿元,向上争取项目资金5.8亿元。重大项目投资突破10亿元。中小企业稳步提升,为中小企业、重点项目争取贷款6.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1亿元,增长36.7%。
城乡一体统筹发展,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城镇环境更加宜居。新建改造城区道路10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完成10.3万平方米,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6万平方米;建设廉租住房625套,发放廉租住房补贴440万元、受益3000户,加大城镇综合整治力度,市容管理不断强化。新建社区办公场所4处,醴泉广场、青年游园、文体中心相继建成,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县城魅力不断提升。乡村面貌明显改观。在基础设施、生活环境等方面不断改善。
社会建设扎实推进,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社会事业重点突破。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下派科技特派员100名,推广适用技术64项。新建教育用房51867平方米,钢架梁危房校舍一次性销号。在全区率先启用寄宿制学校校车,新建扩建乡镇卫生院5个、村卫生室13个,新农合参合率达98.5%,甲型H1N1流感得到有效防控。落实计生家庭奖励扶助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26‰以内。
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争取到全国首批、全盟首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2008年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医疗保险,“五险”覆盖面不断扩大。转移城乡富余劳动力5万余人,劳务收入突破5亿元。培训农村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4856人。免费培训农民焊工739人,“突泉焊工”成为主打品牌。安置再就业171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记者 安华祎 通讯员 王天凤 冯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