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2010世博会 > 世博访谈 正文
乌里·希克:美好城市离不开每个人的贡献
内蒙古新闻网  10-03-29 17:00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世博网  
 

  乌里·希克 1946年生,瑞士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瑞士馆总代表。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来中国的外国人之一、第一家中外合资工业企业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的参与创始人,1995年至1998年担任瑞士驻中国、朝鲜和蒙古大使,是目前为止中国当代艺术最大也是最具权威的收藏家,系统搜集了中国当代200位艺术家的近2000件代表作品。现任瑞士苏黎世荣格传媒集团董事会副主席、北京国家开发银行顾问委员会成员、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国际理事会成员等多重职务。

  我很荣幸能够受瑞士政府之邀,担任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瑞士馆的总代表,亲身参与这场盛会。“总代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作为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初就来到中国,并一直关注中国、不断了解中国、始终热爱中国的外国人,我真诚希望能够利用自己的经验和对中国的熟悉,帮助瑞士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同时也帮助中国更好地了解瑞士,促进两国之间的紧密合作。

  我是中国的老朋友。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我受瑞士一家企业的委托,第一次来到中国,筹办中外合资企业。那时,我对这个陌生的国家充满了好奇。至今印象深刻的是,那时的中国妇女们留着整齐划一的发型,衣服颜色暗沉,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较为保守。后来,我多次来到中国,也曾作为瑞士驻华大使常驻中国。上世纪90年代初,我开始收藏中国的当代艺术品,与中国的艺术家们交流,通过他们的眼睛、他们的经历来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人民生活。我有幸见证了这个国家的巨变,亲身参与了这个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短短30年,中国万象更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如今的活力四射世界有目共睹。

  但同时,我也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给中国带来的城市发展问题,如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以及城乡发展的差距等。我相信,正是基于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忧虑,上海世博会最终将主题确定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超越了过去世博会主要展现科技发明进步成果的范畴,开创性地为全世界提供了一个共同探讨城市发展问题的平台。这充分展现了中国直面发展中问题的勇气和决心,也充满了前瞻性的智慧。

  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城市问题已是世界范围内一个非常热门而棘手的问题,各国都在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如今中国面临的许多状况,瑞士当年也曾遇到。瑞士和中国乍一看并无太多共同点,瑞士的国土面积小,人口只有740万。它不像中国有那么广阔的国土和庞大的人口,人均资源稀缺。但事实上两国面临一些相同的发展问题。如人口密度都很大,很多土地都不适合居住,瑞士1/3的土地都是岩石、森林和湖。因此,瑞士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找城乡和谐、人与自然融洽相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再如水污染,在50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我住在瑞士乡村河边,当时工业、农业快速发展,所有的垃圾全部排放到河里,导致河水污浊不堪。现在出生的瑞士人,绝难想象当时的河流是何种模样。后来,瑞士政府下决心治理,制定了严格的条例,禁止垃圾直接排放到河流中,投入巨资清理污浊的河流。整整花了30年的时间,才使河流得以重生……而今,每个瑞士人都会骄傲地说自己的河流是多么的清澈,甚至会俯身汲水而饮,以此来证明这里的河流已经完全符合饮用水的标准。

  我对中国处理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充满了信心。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时不我待,必须马上行动。

  本届世博会上,以“城市和乡村的互动”为主题的瑞士馆正是我们期待与中国、与世界对话的载体。瑞士馆最精彩的部分会是缆车,7分钟一班。从喧嚣嘈杂的都市里逃离,坐进缆车,缆车会带着大家攀升到瑞士馆的顶层,那里有田园牧歌式的等待,有山林、草原以及来自瑞士自然界的声音,游客们从中能感受到平静和安宁。在展馆中,我们还用了图片和各种多媒体技术手段去展示瑞士在治理空气、水污染,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建筑方面的先进成果和理念。尤其是在绿色建筑技术和科技方面,瑞士很有优势。相信,瑞士的一些好的经验可以供各国借鉴。

  上海是一个伟大的、生机勃勃的、日新月异的城市。我每次去上海,都有很多新的发现,带给我巨大的震撼和思考。2008年,北京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给了世界一个惊喜;我相信,2010年,上海能够更上一层,再下一城,为世界奉献一个精彩的世博盛会。目前,我们的瑞士馆正在按照既定的时间表稳步推进,绝对会像“瑞士表”一样精准到秒,按时开馆迎客。

  我衷心祝愿上海世博会能够如愿地推动城市更加美好,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我更想强调,只有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都切切实实作出自己的贡献,这个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481134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