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普通专题 正文
重庆市村民组长坚持免费向村民送水四个月
内蒙古新闻网  10-03-31 18:31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妇女送水帮扶队 留守妇女 抗旱主力

  尽管近期重庆局部出现降雨,但旱情仍未根本缓解。3月30日,在重庆市北碚区澄江镇,由镇政府女干部、女村官、女村民组长及妇女群众组成的“妇女送水帮扶队”仍像往常一样,为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送水。在镇妇联组织带动下,留守妇女成了抗旱救灾主力军。图为澄江镇“妇女送水帮扶队”在“母亲水窖”取水,为该镇上马台村群众送水。记者崔佳摄影报道

  新航水资源开发总厂
   宁亏企业 力保民生

  重庆市武隆县长坝镇茶园村自去年12月来没下过一场透雨,山泉断流、蓄水池干涸,但村民生活用水却没受太大影响。“多亏了新航水资源开发总厂!”村主任传小平说:“他们停掉了5座电站的发电生产,为我们送水,全村2900多群众打心眼里感激他们!”

  武隆县新航水资源开发总厂年均发电量约3000万千瓦时,厂长刘劲松告诉记者,从去年8月到今年3月,水库一直没来水补充,加上去年9月就开始为灌区人畜饮水、场镇及工业用水调水,致使目前库容只有370万立方米,还不到总库容的1/3。

  随着旱情加剧,企业陷入“发电还是保水”的两难境地:一边是发电生产的任务较重,近200名职工工资需按时发放;另一边是灌区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受到严重威胁。“我们算过一笔账,如果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为灌区供水,最多40天,就会形成库容水量不足”,刘劲松说,而如果停掉生产,则可维持3个月保证灌区人畜饮水不出现大问题。“我们咬牙停掉了所有的发电生产,全厂上下统一了认识:企业再亏也要先保民生。”

  武隆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航水资源开发总厂并不属于被要求强制停产的范围,“企业的行为体现了顾大局、做奉献的社会责任感”。

  刘劲松告诉记者,目前企业损失发电量820万度,减少收入215万元,今年一季度任务目标只完成了12.8%。“但我们换来的是灌区一乡两镇的人畜饮水得到了保障,全厂职工没有怨言”。他介绍,尽管工资发放已出现困难,企业工程管理人员仍放弃休息,每次调水都深入各村实地,确保科学调水、节约用水。

  邓乾孝
   免费送水 坚持四月

  3月28日21时,忙碌了一天的重庆市武隆县沧沟乡沧沟村丁木村民小组组长邓乾孝还顾不上休息。“周朝龙家打电话来,说没有水了,我得再给他送两桶”,邓乾孝说:“老周身体不好,自己担水费力,我是村民组长,能帮就帮他一把。”

  邓乾孝免费为村民送水,到现在已经有4个多月了。位于半山腰的沧沟村是当地出了名的缺水村,冬干春旱袭来,丁木村民小组290多人,有120多人生活用水出现了严重困难。因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守家庭的绝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从远处担水没力气、请人拉水没车费,村民们望天喊渴,又无计可施。

  “看到这种状况,我心里很不是滋味”,48岁的邓乾孝说:“作为村民组长,我决定尽自己所能,帮助群众解决吃水困难”。镇上安排的送水车不能及时到达,邓乾孝就用自己的三轮车从外面运水回来;没有装水的容器,就把自己酒厂的酒桶派上用场,每车8、9只桶,每桶50多公斤水,每天至少要跑三趟。“哪家没水了,一个电话,他就给拉来了”,村民们告诉记者,大家觉得过意不去,要给他钱,可他执意不收,后来乡政府规定为村民拉水车费可以报销,邓乾孝也从没去报过。

  免费为村民送水,只是邓乾孝4个月来被村民们广为称道的“抗旱三件事”其中之一。在自己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情况下,邓乾孝自费近2000元购置了3台抽水设备及管线,供有水源条件的村民免费轮流使用;带领群众积极寻找水源,目前已经在5公里以外的区域找到水源3处,正在筹集资金准备动工。面对群众的赞扬,邓乾孝却只是淡淡的一笑:“为村民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心里舒服。”

[责任编辑 魏佩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481134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