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村中,一口水井显得十分刺眼,旁边零散地堆着几个水桶。这个上湾村寨40多户人家的“生命之井”如今已经干枯。坡西村村长起荣峰说,该井在2010年1月18日就已经彻底断水了,村民们不得不另寻水源。
居住在上湾组的200多人属于俚濮彝族,他们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座大山里。从去年冬天开始,村民们就踏上了艰难的找水之路。
说起找水的艰辛和不易,起荣峰这位硬朗的彝族汉子也不由得泛红了眼眶。他说,2009年中秋节之后,坡西这带就没有下过雨。看着井水一天天减少,每个人都忧心忡忡。大家都明白,如果一直不下雨,这口井迟早都会干枯的。从那时开始,上湾组村民无论是出去放羊还是干农活,哪怕只是路过,都会留意哪里会有新的水源。
“2009年12月份,寨子里的井已经到了用水的极限。好多土地也都因缺水种不下庄稼了。一天,有人在离村庄几百米高的山上,发现一块比较湿润的地方。”起荣峰说,那是一块隐藏在老柳树阴下的低洼地,旁边是一块闲置已久的菜地。村里老人们说,柳树喜阴,有柳树的地方一定有水!
“1月18日,寨子里的井就彻底干了,200多人饮用水告急。第二天,村民们在那块低洼地挖了一个长1米左右,宽40厘米的水洼,勉强能够在那打水。”起荣峰不停地给记者比划当时的情况。
之后,上湾村寨的村民就靠这一个小水洼暂时解决了生活用水。村民张春富说:“那点水根本不够我们吃,每家都是隔天挑水,而且还得分上午、下午轮着挑,哪里还有水来浇地里的庄稼哦。”
记者顺着村民每天挑水所踩出的崎岖山路徒步而上,发现路况十分糟糕。很多地方都有断沟松土,即使在不负重的情况下,也需要十分小心才能顺利通过,何况是挑着上百斤水的村民。
“现在攀枝花越来越干,气象台预报雨季至少得6月才来。为了便于村民们坚持长期抗旱,我们将在本周内对这个水洼进行扩建,从山上用水管把水直接引到村里。”攀枝花市平地镇范镇长告诉记者。建成后的水窖直径1.5米,深15米。基本上能够解决近期内上湾村寨村民们的生活用水。
扩建水窖的消息传到村寨,村民们纷纷响应。她们拿上工具,走向水洼。“男人们都出去打工了,女人也可以在家给挖水窖做点准备工作呀。”村民杨慧芝说。
在忙碌的人群中,一个蹒跚的身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那是80岁高龄且右脚患有轻微残疾的殷兰仙老人,她拄着拐杖沿着崎岖的山路一步步地走到水源地。
老人用记者不能完全听明白的彝语说:“修了水窖,我们吃水也就方便了。我还能动,还可以出力,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多一个人,水窖就可以早点完工。”说到这里,老人的脸上流下了泪水。(徐杨祎 刘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