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普通专题 正文
网帖称河池女干部旱区送水做秀 官方反驳
内蒙古新闻网  10-04-02 16:16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广西新闻网  
 

网友传女干部图片

网友传背水村民图片

  近日,一个名为《河池市妇联主席率领妇女军在旱区送水是否涉嫌作秀》的转帖发在了南国早报网“南国早茶”论坛。这个帖子认为,媒体报道3月26日上午,河池市妇联主席罗荣莉带领妇女同志,身背背篓为旱区群众送水的图片涉嫌“作秀”。据了解,该帖最早出现在河池一家本地网站。4月1日,罗荣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正面回应了网友们的说法。她说:“我们是实实在在地支援灾区抗旱,绝不是做秀。”

  网帖直指“妇女军”做秀

  早报网上的这张转帖发于3月30日,帖子主要内容是指近日媒体报道中出现的一张图片。图片中,罗荣莉身背背篓,身后还跟着4位也背着背篓的妇女。其中,有两位身着税务和公路部门制服的妇女。包括罗荣莉在内的5人,浅浅微笑,神情自然。

  发帖者表示,从图片中看起来,这5人“笑嘻嘻的”。还表示,旁边罗荣莉身旁那位穿制服的女同志,“身上还挂着宣传标语”。发帖者在帖子中说:“我们都要无语了,我们要抗旱,不要作秀。”

  此帖一出,引起网友们的广泛关注。有网友称,“女巾帼穿着高跟皮鞋,背着50斤水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还能笑嘻嘻,真是佩服佩服。”更有网友找出一些灾民背水上山的图片,与该图做详细对比,称媒体报道的图中,5位妇女的身体倾斜度不够,看起来像没有负重一样。并认为,如果真的负重背水,应该“脸部肌肉紧绷,表情完全被负重所左右,哪里还会有谈笑风生的心态。”

  妇联回应:我们没有做秀

  4月1日,记者见到了刚刚从凤山送水返回东兰的罗荣莉。她表示,当天的实际情况并不像网友们所说的那样。罗荣莉说:“我们妇女同志是在实实在在地支援灾区抗旱,一些网友认为我们做秀,这让我们很受伤。”

  据了解,河池市妇联组织了国税、地税、移动公司等几家妇联系统的先进集体和单位为灾区捐款两万余元,购买了抽水机、化肥、水泥等旱区急需用品。3月26日,河池市妇联再次组织这几个单位的二十余名妇女组成巾帼抗旱服务队,来到东兰县隘洞镇板开村可西屯为灾民送水送物。由于几家单位都是妇联系统的先进集体。按惯例,这些单位参加活动都会着制服,身披印有“先进巾帼文明岗”字样的绶带。

  罗荣莉表示,到了现场后,村民们背着背篓出来取水。由于这个屯大部分都是留守老人和儿童。于是,十多名妇女队员便主动要求帮助灾民背背篓送水回家,还有的队员帮助灾民们搬运化肥。罗荣莉说:“当时每个背篓里都是装满了50斤水的塑料桶,没有一个人是做假的。”

  对于网友的质疑,罗荣莉做了回应,她表示,首先,穿皮鞋的女同志是有的,但那不是高跟鞋。那些鞋子是与制服配套的平跟工作鞋。其次,图片拍摄的时候,整个背水队伍正行进在下坡路段。因此不会出现网友们想象中的弯着背,倾斜度很高的现象。罗荣莉说:“一个成年女子,背负50斤的东西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况且,从集中供水点到老乡家里只有200多米的距离。”随后,罗荣莉又拿出一些当天拍摄的卸下背篓的照片介绍说:“如果我们的背篓里没有水,我们放下背篓的动作怎么会是这样的呢?”

  罗荣莉说:“妇联组织妇女同志们到旱区,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能够感受灾区目前的生活状况。这些妇女来到旱区,觉得能为灾区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很欣慰。大家带点笑容,也是人之常情,这也体现了大家应对大旱的乐观精神。”罗荣莉表示,活动结束后,许多妇女同志都表示希望能多参与支援抗旱的活动。

  “感情上有点难以接受”

  随后,记者联系到了东兰县隘洞镇板开村的村支书梁海武。他听说有人评价妇女同志“做秀一事表示惊讶,他说:“当天背水的女同志每个背篓里的水都是满的,绝对不是做秀。为我们村送完水,她们坚持不在村子里吃饭就走了。听说当天下午她们还到另一个村去帮助当地修水利呢。”

  据了解,河池市妇联的正副三位主席,从3月22日至今都坚守在抗旱第一线。为灾区争取到了一批又一批的抗旱物资和资金。前不久,河池市妇联就为东巴凤三县争取到了全国妇联、妇女儿童基金会、自治区妇联的抗旱资金31万。

  罗荣莉表示,妇联本身能力有限。所能够做的,就是多组织多联系外界为灾区提供帮助。罗荣莉说:“网友质疑我们做秀,虽然让我们从感情上有点难以接受,但同时我也能理解,这是网民们对于干部作风的一种监督和鞭策。我们敢于公开回应,就表明了我们的态度,相信大家能够明白。” (记者 卢冬琳)南国早报

[责任编辑 魏佩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481134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