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世纪的印度阿育王孔雀王朝时代,佛教盛行。修建于那个时代的桑奇佛塔,被誉为反映印度文明的立体史诗,与中国的敦煌石窟、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等并列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佛塔遗迹群。
桑奇佛塔给了设计师纳依都(D.R.Naidu)以灵感---世博会印度馆应该是“传统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于是,桑奇佛塔成了世博会印度馆的原始模型,其中象征生命轮回的中央穹顶和立柱上的《本生经》故事浮雕,都将经重新设计后出现在印度馆内。
穹顶是印度馆的主打建筑结构。印度馆中央穹顶被称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竹制的“绿色”穹顶,半径36米,高18米,光是穹顶和大梁就用了40吨竹材。
纳依都告诉本刊记者,选择穹顶还有更深的意义,“在印度,穹顶是佛塔、穆斯林建筑、锡克教谒师所、耆那庙等建筑常用的建筑符号,本身就代表了多元文化的特征。”
《本生经》浮雕上则记录着佛陀生平事迹、佛教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告诉人们和谐是通往幸福与文明的不二法门。
桑奇佛塔上的浮雕,在印度经过复制,用陶土烧制,运进世博园。
印度馆的设计灵感几乎完全来自传统文化。
展馆入口是一座圆拱形大门,门上镶嵌着用铜料做的“生命之树”图案,古印度婆罗门教认为,圣树象征宇宙的轴心,把天堂与大地连接起来。印度传说,阿育王在改信佛教之前,曾把神圣的菩提树烧毁,但它奇迹般的从灰烬中重生,因此被称为“生命之树”。
上海世博会印度馆“生命之树”的造型源于印度艾哈迈达巴德的西迪。赛叶德清真寺,主干挺拔,枝叶婀娜,令人过目难忘。
但美丽的传统建筑如何满足现代社会的各种功能需求,又更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呢?
对此,纳依都告诉本刊记者,印度馆“将集中展示传统和可持续的技术相结合的建筑在科技、文化以及生态方面的优势,并证明了以传统建筑为蓝本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是非常有潜力的”。
之前,穹顶主要材料是三夹板,印度馆首次用毛竹做穹顶的主体结构,这在建筑史上是一大突破。穹顶之上还覆盖着各种各样的花卉和草药植物。
“这些植物不是在土壤里种植的,而是利用各种营养液和灌溉系统促使其生长。它们除了能让穹顶看起来更美,还有两个目的:一是控温,二是植物可以结出果实,长出草药。”纳依都说。
在穹顶南边装上了太阳能发电设备。而穹顶最尖端则是一个风轮,可用于发电。
穹顶内部,360度全屏幕利用全息技术,展示了印度城市文明之旅:从最早引入城市计划概念的公元前2000-3000年的莫汉佐达罗和哈莱潘时期,到中世纪“Mohallahs”繁荣的城市生活,再到印度独立之后的新城市。
“通过时光之旅,我们展示的是印度多元的文化。印度有20多种官方承认的语言,世界上的几乎各种宗教在印度都可以找到。所以我们特别选择和谐这个词,希望传达一个理念:创造和谐的城市,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印度驻沪领事馆总领事戴锐思说。作者:高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