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领域选派,突出针对性、互补性。在了解各层面对挂职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挂职单位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基层党建三项重点工作有针对性地选派挂职人员。一是结合相对后进嘎查村整顿转化专项推进工作,选派了15名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后备干部到相对后进嘎查村挂职锻炼。二是结合全市社区建设专项推进活动,选派7名从事计生、文化等工作的后备干部到社区挂职锻炼。三是结合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开展情况,选派11名环保、安监等职能部门的后备干部到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挂职锻炼。同时根据挂职干部个人情况,选派了14名后备干部分别到市直、旗直对口部门,苏木乡镇,接待、信访部门挂职锻炼,通过互补性锻炼,丰富挂职干部的工作经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年轻干部的快速成长搭建平台。
立体式管理,避免走形式、摆样子。一是明确挂职目标。围绕“1+X”目标管理模式,因人、因岗为每名挂职干部“量身定做”工作责任目标,明确工作任务、锻炼层次和挂职效果。二是实行网络管理。建立优秀年轻干部挂职锻炼网络管理系统,对挂职干部实行日常工作、学习思考和互动交流“三位一体”的培养管理模式,挂职干部的半年小结、调研文章、心得体会等所有材料均在网上提交,并在克旗党建网上开辟专栏择优刊载,加强经验交流。三是强化教育培训。将挂职干部的教育培养工作纳入2010年克旗教育培训计划,依托克旗委党校,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培训、现场观摩等方式,优先安排挂职干部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班。四是实行联动考核。加大日常考核力度,不定期地到挂职单位走访,征询挂职单位意见,全面掌握挂职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表现。
多举措保障,确保干得好、成长快。一是在经济待遇上,挂职干部在原单位的职级、工资、福利待遇等不变,对派到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党务工作者,还按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统一为他们缴纳了工伤保险。二是充分发挥网络、短信平台的作用,定期通过信函、电话、短信等方式了解挂职干部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三是实行一对一指导,挂职干部单位领导和组织部相关股室以座谈、研讨等形式对他们随时进行指导、点评、检查和监督,及时了解挂职干部的工作表现、思想动态,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确保圆满完成挂职任务。(内蒙古新闻网 赵静 通讯员 孟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