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旗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这个总体目标,明确争创任务,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创先争优活动见实效。
一、紧扣发展主题,让创先争优有方向。把推动全旗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旗委、旗政府确定的“大力发展制造业,重点推进蔬菜产业、肉牛产业和林果产业,突出发展旅游服务业、文化产业和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战略为“方向标”,号召全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争做发展先锋,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全旗经济建设工作中。截至目前,依托工业园区引入各类制造业项目42个,投资超过20亿元;在205省道和306国道沿线着力打造30万亩蔬菜产业带;在乌丹—海拉苏—新苏莫沿线,打造年出栏12万头肉牛产业带;在乌敦套海—阿什罕—白音套海和乌丹—五分地沿线,打造林果基地20万亩;依托翁旗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打造红山湖—玉龙沙湖—灯笼河草原精品旅游线路。
二、开展晋档升级,让创先争优有目标。对照目标明确定位,按照先进、中间状态和相对后进三个等次,通过自查自评、考核测评、等级评定、审核复查,定期对全旗各基层党组织进行定等分类,查找差距,制定跟进、赶超的具体措施。一是对先进的基层党组织重在提升层次、当好标杆。及时总结活动中的好作法好经验,把有效作法制度化,成功经验长效化,切实巩固活动成果。并通过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对中间状态的党组织重在强化创建、赶超先进。将中间状态党组织对照优秀查找差距、找准问题,明确创建目标,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积极比先进,认真学先进,奋力赶先进,争取超先进。三是对相对后进党组织重在改变面貌、转化提高。在深入摸排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转化责任和时限,集中力量解决存在的问题,改变落后面貌。目前,全旗已选派了23名优秀机关科级后备干部到相对后进嘎查村任职,帮助抓好转化工作,同时旗直互助单位帮扶后进嘎查村发展各类致富项目12个,落实帮扶资金86万元,为群众办实事417件,使后进转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实施重点突破,让创先争优见成效。结合基层实际,突出实践特色,着力破解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的整体素质。按照“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要求,切实抓好各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尤其是注重抓好嘎查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培训力度,今年9月份对嘎查村党组织书记进行示范培训。二是全面提升党员特别是无职党员的作用。在全旗机关单位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推行岗位承诺制,增强党员意识。在嘎查村、街道社区实施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组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服务活动,拓宽党员发挥作用渠道。三是全面提升基层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广泛开展旗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活动,明确每名旗委委员至少联系3名党代表,每名党代表至少联系5名党员,每名党员至少联系5名群众,重点解决党员干部不愿做、不会做、不敢做的问题。四是全面提升党员发展特别是农村党员发展的质量。建立健全苏木乡镇场党委和嘎查村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责任机制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机制,实行党员推荐、村民代表推荐、党支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双推一定”制度,建立发展党员“全程公示”和“四次票决”制,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解决农村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致富带富能力不强等问题。
四、深化互帮互助,让创先争优上水平。积极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继续深入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努力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促、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使创先争优在深化互帮互助活动中上水平。按照分层分类的原则,组织旗直111个机关事业单位与嘎查村党组织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已组织1332名旗乡两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与农牧民党员、贫困户结成互助对子,积极组织开展“送政策,帮思想解惑;送温暖,帮生活解困;送法律,帮维权解难;送技术,帮转岗就业;送资金,帮创业致富”为主要内容的“五送五帮”活动,截至目前,共落实帮扶资金130万元,扶持产业项目57个,为民办实事1328件,帮助1086户贫困户解决了实际困难,努力提升了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工作水平,不断推动全旗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