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坚持抓两头、带中间,进一步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在全市形成了创先争优的氛围。
该市按照“典型示范、辐射带动、梯次推进”的工作思路,从去年开始,重点选择了123个基础好、发展劲头足的先进典型,大力实施“三级联创”综合示范工程。为进一步提升这些典型的建设标准,增强典型的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他们以加强班子建设为重点,按照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整合市旗两级涉农涉牧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对“三级联创”综合示范典型进行重点扶持。
从今年开始,通辽市选择部分中区市直单位与92个“三级联创”综合示范典型建立定点包联关系,力争在3年内打造一批时代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党员群众公认的先进典型。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商检局、市农牧业局等20多个市直、中区直单位已经在包联单位投入大量资金和项目予以扶持。其他包联也已完成对接,正在进行调研走访。
对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今年,通辽市对倒排出的120个相对后进嘎查(村),选派200多名苏木(镇)和机关干部驻村指导整顿工作,逐村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研究制定相对后进班子整顿工作方案。目前各地共梳理排查各类问题400余个,已经有260多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加强对相对后进嘎查(村)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每个相对后进嘎查(村)选拔了1名优秀青年农牧民到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三期农牧民大专班进行脱产培训。另外,今年通辽市选派的大学生村官,也重点向相对后进嘎查(村)倾斜,使这些嘎查(村)每村至少有一名大学生村官和一名农牧民大专班学员。在此基础上,还将重点培养一到两名青年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记者李玉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