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内蒙古创先争优活动 > 基层党组织典型 正文
兴安盟石头城子村:新农村里党旗红 致富路上产业兴
内蒙古新闻网  10-06-29 15:34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石头城子村位于兴安盟扎赉特旗巴彦扎拉嘎工作部东南部。全村辖5个自然屯,总人口2485人。石头城子党总支下设4个功能性党支部:牲畜贩运经纪人党支部、育肥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种植业党支部和乐龄党支部,现有党员29名。近年来,石头城子村党总支始终紧紧围绕发展、突出发展、服从发展上做文章,致力于树旗帜、强产业、惠民生,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党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典型。

  强班子,壮队伍,树起一面旗帜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党支部”。一个村的发展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班子,一个支部就是一面旗,一名党员就是一盏灯。该村党总支多年来一直把支部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加强了两委班子建设力度。通过公推直选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中,书记、主任继续实行“一肩挑”,在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当中有3人交叉任职。注重培养了村级后备干部。村党总支把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与党员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重点从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中培养和推荐后备干部,今年民主推荐村级后备干部5人,其中党员2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3人,平均年龄在34岁。加大了党员的教育培养力度。近年来,村党总支始终坚持党员“三会一课”、“三会两课”制度,充分利用了远程教育,推广适应本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种养殖技术,努力使每一名党员都能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增强党员和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科技致富的信心和能力。

  找出路,谋发展,做强一个产业

  石头城子村党总支在谋划发展思路过程中,依托本地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充足的饲草饲料等资源优势,决定把做大做强传统的牲畜贩运行业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牛产业,推动形成以养促贩、以贩兴养、养贩一体、多业互动的育肥牛产业新格局,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推动牲畜交易市场建设。村党总支通过民主议事,通过招商引资建成了占地2万平方米的牲畜交易市场,同时,采取“支部+协会”模式,建立了牲畜贩运经纪人协会,为会员提供交易、检疫及各地贩运信息,降低了销售运输成本,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牲畜交易市场带动了当地牲畜贩运行业的发展,目前,市场上牲畜平均日交易量达到5000头以上,直接拉动农民增收600万元以上。二是扶持育肥牛产业发展。只贩不养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村党总支决定以牲畜交易市场为依托发展育肥牛产业,与发展势头强劲的贩运业形成良性互动。去年,村里又投资580万元启动建设养殖示范区,并采取优惠政策扶持、协调贷款支持等有力措施推动育肥牛产业发展。此外,村党总支还推动建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引导和组织分散经营的养牛户集体进入市场。目前,养殖小区已建设育肥牛舍10栋,年可出栏育肥牛3000头以上,实现销售收入2160万元。在交易市场带动下,初步形成了以石头城子村为中心、辐射全工作部的大型养牛基地。三是引导关联行业发展。牲畜交易市场的发展壮大也带动了关联行业发展。村党总支审时度势,积极加强推动餐饮服务、运输、饲料加工等行业发展,逐步形成了产业化经营的模式。去年,村里投资120万元建起了糖化饲料厂,还规划建设了餐饮娱乐服务区,该小区集餐饮、旅店、洗浴于一体,每到牲畜交易集日,这些饭店、旅店生意十分兴隆,每年给农民带来直接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

  解民忧,促和谐,惠及一方群众

  多年来,石头城子村党总支总是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把真正为民排忧解难作为最重要的工作目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09年,在村党总支的积极带领下,多方筹措资金,建立了图书室。闲暇时间,村民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来到图书室,打牌、看书、拉家常已经逐步成为村民们的生活习惯。致富的愿望、优良的环境,使该村形成了干群同心奔小康、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喜人局面。黄忠昌是80多岁的建国前老党员,年老多病且没人照顾,村两委班子成员就把这位老党员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平时问寒问暖,送衣送药,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每逢节日,村党总支更不忘送去节日的问候,老人激动地说,“我这把骨头能有今天,多亏了村党支部啊。”像黄忠昌这样的困难农户还有很多,石头城子村也处处能见到为困难户服务的党员的身影,十多位青年、致富能人纷纷向党总支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在村党总支的带动下,干部群众都忙于发展经济,家庭关系和睦了,邻里关系和谐了,干群关系亲密了,全村呈现出一派祥和、文明、知礼、明信、各业发达的蓬勃景象。(郭长春 陆启国)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481134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