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拉特旗在“争先创优”活动中,以创新党组织设置为重点,着力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在现有按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着力优化党组织设置,促进城乡基层党组织动态延伸和全方位覆盖。
建立“产业型”党组织。达拉特旗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劳动力就业结构以及党员分布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农村村级党组织设置,建立各类“产业型”党组织,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找到了农村基层党建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白泥井镇实施土地规模化经营,推行“重大项目+党小组”模式,以农户为基础,以优势产业为依托,以富民为目的,通过党组织狠抓优势产业,发挥党员作用,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在项目建设的最前线,统一设立矛盾排查协调党小组、经营机制建设党小组、项目施工管理党小组等,积极参与项目建设。让农民不断增收。
建立“流动型”党组织。达拉特旗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流动人口剧增,旗委组织部积极筹划,为流动党员创造了一个“党员温馨的家”,全旗8个苏木镇分别在各街道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公布了咨询服务电话,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咨询、党费交纳、学习资料发放等方面的服务。在这个“流动”的党组织协调组织下,广大流动党员得以能够安心工作,舒心谋发展,成为了发展经济的“主心骨”。
建立“联建型”党组织。达拉特旗在开展企业、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按照着力构建企业帮带农村、农村支持企业发展“共促共建”大党建格局的总体思路,以党建工作为纽带,由党组织牵头,通过创新各项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各个领域的模范带动作用,加强党建工作资源整合,有效推进了企业、农村党建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中和西镇乌兰计村与宝林公司、白泥井镇白泥井村与金丰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分别组建了村企联合党总支,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使党的组织优势与企业的产业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
建立“农村社区型”党组织。达拉特旗积极顺应农村社区党建工作中的种种新情况、新变化,积极调整组织设置,大力加强农村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夯实农村社区党建工作基础。目前,达旗以4个精品移民小区建设为契机,集中打造一批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综合配套的党建工作中心。在白泥井镇敖包梁地区4个村推行“集中办公”模式,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方便了群众办事;在树林召镇关碾房、王爱召镇杨家营子等村设立“便民服务大厅”,实行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周二办公制”,每周集中两天时间为农牧民群众代办合作医疗、养老保险、计划生育、落户迁户等方面的事项,推行“一站式”服务。(内蒙古新闻网赵文萃 通讯员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