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委紧紧围绕“两新”组织的发展和稳定,通过一体化设置,搭建三级结构;一体化统筹,形成三个合力;一体化运作,实施“五个共建”,使党、工、青、妇组织形成工作同部署、阵地同使用、活动同开展、相互支持、相互借鉴、相互整合的工作格局,推进两新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开展。
一体化设置,搭建三级结构
海拉尔区在“两新”组织党组织中推行“集中统筹、分类隶属、条块管理”工作新模式,搭建起了新的管理格局。一是集中统筹。由海拉尔区委组织部配备专人,负责集中指挥和协调全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筹备建立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党工委,统筹管理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二是分类隶属。全区“两新”组织按照企业性质和规模有的隶属于所属系统局,有的根据所处地域隶属于所辖街道社区。建立党工建联席会议制度,使双方活动的开展产生互动作用,相互交融,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达到双赢的效果。三是条块管理。通过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形成党工组织对企业的双向服务,双向管理,更好地帮助非公企业找到归属感,形成对接,形成了区委到系统局、街道社区再到非公企业的三级管理,营造了重视和促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和“党工共建”工作的良好氛围,解决了单一管理力量薄弱问题,明确了非公企业党工建工作定位和目标,推进了非公企业党工建工作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一体化统筹,形成三个合力
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建设作为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行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对党工共建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强化工作责任,强力推进党建带动工建工作深入开展,形成“政治上带、组织上帮、工作上促”的强有力政治保障。
同频共振,攻坚任务形成合力。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党工共建“百日攻坚”活动,举办了全区党工共建骨干培训班,组织党工共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结合业务职能和分管范围,做好所属系统的非公企业组建党工组织工作,做到应建尽建,不留死角。进一步加强非公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对小型非公企业进行调查摸底,积极尝试零星党员建立联合党支部、挂靠建立党支部和纳入社区党组织统一管理工作。建立街道社区工会联合会,对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企业,坚持工建先行,为党组织的建立提供前期准备。建立了社区(村)困难党员、困难职工帮扶站,建立了“党工之家”、“党群之家”等活动阵地。
和谐共赢,机制建设形成合力。积极推行“双考双评”机制,实行了党组织书记、工会主席双职“一肩挑”工作模式,便于党、工“一肩挑”干部接受上级党、工组织的双重考核和企业“党员评议、会员评价”的“双考双评”管理制度,积极推行“双推民主双选”机制。党组织书记和工会主席、团委书记和妇联主任实施“一人双推”,推荐后各级组织分别按程序参加各自的选举。
优势互补,工作联动形成合力。建立了区和非公企业两级联席会议制度。使党、工、青、妇组织工作相互补充,紧密配合,形成合力,联动共进。
一体化运作,实施五个共建
海拉尔区委连续下发了《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党、工、青、妇共建》四个文件,通过实施党、工、青、妇“五个共建”,推进了“两新”组织党的建设不断发展。
共建主线。围绕巩固党在“两新”组织的执政基础,促进“两新”组织又好又快健康发展,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企业科学发展“双赢”这条主线开展活动,实现了党建工作与工、青、妇工作在联动互带中相映生辉、互为添彩,达到共建,构筑双赢的效果。
共建班子。实行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团支部书记、妇联主任交叉任职的班子组建模式,构成非公有制企业高效管理工作机制,方便企业党、工、青、妇组织在规划、部署、落实、检查、考核工作过程中高度统一,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
共建阵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活动阵地建设中把党员活动室、职工活动室、团员活动室、妇联活动室共同建设、共同使用,实现“合四为一”,挂上“党群之家”的牌子,整合了资源,受到企业的普遍赞同。
共建活动。在开展活动中把握住“五个围绕”,即:围绕企业发展来设计活动、围绕企业急难险重来组织活动、围绕企业稳定来安排活动、围绕企业形象塑造来筹划活动、围绕建立一支有理想有纪律有道德有文化的职工队伍来开展活动。把党员责任区活动与工、青、妇组织开展的安全生产、爱岗敬业奉献日活动等紧密结合,扎实开展“比创新、比创优、比创效”等活动。
5、共建队伍。党员队伍、职工队伍、团员队伍、妇女队伍建设是企业的主体队伍,通过建立党、工、青、妇人才库的方式,加强四支队伍的建设,优化企业职工队伍,培养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形成双培互推趋势,促进企业党员队伍和职工队伍的建设,为企业管理培养骨干力量。(内蒙古新闻网赵文萃 通讯员牛海红 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