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喀喇沁旗围绕“六规范”进行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把后进村的整顿转化作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六规范”即规范组织设置、规范队伍建设、规范“两委”关系、规范村务管理、规范班子建设、规范档案管理。该旗规范组织设置,着眼于增强党组织的组织功能、服务功能、引领功能,打破按行政区域设置党组织的单一模式,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的做法,完善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的党组织模式,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规范队伍建设上,重点抓后备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和党员队伍建设。制定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人才培养规划,落实好具体措施,培养一批具有一技之长、能够带头致富、带领和服务群众致富、满足社会需求的党员致富带头人、乡土实用人才和社会服务人才。三道营子村的7名党员带头投资建设了种猪场,已经带动村里28户村民养猪,人均增收300元。
通过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喀喇沁旗及时调整优化党组织设置,累计建立专业党支部79个,初步构建了以村党组织为主体、产业党支部为骨干、专业党小组为基础的新型农村党组织体系。同时加大建设力度,拓宽服务功能,切实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新建、维修和改扩建活动场所24处。在90%的村推行公推直选选派,扩大基层党内民主。
对后进村的整顿转化是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的重点。西桥镇六家村被列入后进村后,村党支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党员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等帮扶活动。今年筹建甜椒种子基地一处,建冷棚30个,带动村里33户村民经营甜椒。通过村党支部开展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党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意识,还为村民稳步增收打下了基础。该旗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排出后进村后,再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分类排队,有针对性地制定整顿转化方案,做到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每个后进村至少有一名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定点联系、至少有一名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定点包建、至少有一个旗直部门定点帮扶,给予后进村政策、项目、资金、服务倾斜,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与加强基层组织同步推进。(记者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