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获悉,2009年,内蒙古各级财政部门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认真落实“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各项财政政策,努力大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财政收支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势头,全年地方财政收支再创新高。
据内蒙古财政厅公布的最新数据,2009年,内蒙古地方财政总收入实现1378.1亿元,完成年初预算任务的107.2%,比2008年增加270.9亿元,增长24.5%。
其中,去年内蒙古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850.7亿元,完成年初预算任务的112.7%,比2008年增加200.1亿元,增长30.7%;上划中央税收527.4亿元,比2008年增加70.8亿元,增长15.5%。
同时,2009年,内蒙古地方财政支出也达到1925.1亿元,比2008年增加470.6亿元,增长32.3%。
据内蒙古财政厅厅长常军政介绍,综观2009年的地方财政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全自治区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当年增量首次突破200亿元,地方财政支出当年增量超过400亿元,特别是重点支出规模再上新台阶,“公共财政”、“民生财政”特征明显。
例如,2009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农林水事务、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均超过200亿元,分别达到274.6亿元、243.3亿元、223.4亿元和209.4亿元,医疗卫生、交通运输支出均超过100亿元,分别达到102.1亿元和132.2亿元。
第二,盟市财政收入实现新跨越。其中,鄂尔多斯市地方财政总收入突破300亿元,达到365.8亿元,日均入库1亿元;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均已突破200亿元,分别达到217.2亿元和201.1亿元。
第三,县域财政实力显著增强,财政收入实现新突破。其中,东胜区和准格尔旗地方财政总收入分别达到103.7亿元和100亿元,标志着内蒙古诞生了两个地方财政总收入超100亿元的旗县。全自治区101个旗县中,地方财政总收入超过10亿元的旗县已达到36个,比2008年增加6个。
第四,近年来内蒙古的地方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得到重点保障.例如,面对财政增收压力大、收支矛盾突出的形势,2009年内蒙古各级财政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新增支出更多地向“三农”“三牧”、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倾斜,财政支出重点投向“十项民生工程”和自治区为群众办的“十件实事”等方面,教育、科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投入力度也进一步加大。(任会斌、史生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