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成立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宣传组和3个综合指导组,采取“项目推进”的办法,乌拉特前旗把创先争优活动列为基层党组织强基固本工程的一号项目,实行一把手负责。
早在5月27日,乌拉特前旗就召开“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确立“服务科学发展、服务基层群众”活动主题和“做科学发展战斗堡垒,当实干富民强旗标兵”活动载体,印发《关于在全旗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及《乌拉特前旗2010年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方案》。
全旗548个基层党组织,即22个党委、34个总支、492个支部,以及14210名党员,按照旗委抓特色、培亮点、求实效的总体工作思路,积极投身并参与到创先争优活动中,拉开击鼓奋进的争创序幕,取得了开局良好、推进有力的阶段性成果。
……
农牧区“创先争优”先声夺人
乌拉特前旗位于河套平原东端,既有肥沃的引黄灌溉区,又有广袤的山旱牧区,农牧民人口占总数的75%。结合旗情实际,乌拉特前旗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进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强基固本工程的重要抓手,广泛动员,精心组织,9个苏木镇党委、93个嘎查村党组织,5446名农牧民党员热情高涨,并以先声夺人之势敲响乌拉特前旗创先争优活动“第一鼓”。
全旗创先争优动动刚一启动,乌拉特前旗创先争优领导小组就下派农牧区综合指导组,强化对农牧区活动检查指导力度。各苏木镇党委在最短时间内,成立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创先争优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苏木镇领导包村联系点选配93个嘎查村活动指导员,指导嘎查村党组织成立组织机构、确立主题载体,实现了组织领导“全覆盖”。
乌拉特前旗政府所在地——乌拉山镇党委针对城乡兼备、工农兼具的特点,提出了“筑坚强堡垒、树先锋形象、促科学发展、保社会和谐”主题,以实施基础强民、产业富民、服务便民、稳定安民、保障惠民、执政为民等“六项民心工程”为载体,实现活动、工作双促进;新安镇党委以“打基础、强堡垒,尽职责、做模范,聚合力、促发展”为主题,以创建强学习、强服务的“双强型”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带头服务、带领发展的“双带型”优秀共产党员为载体,力求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目前,乌拉特前旗各苏木镇党委紧扣发展现代农牧业、培养新型农牧民、带领农牧民致富、维护农牧区稳定中心工作,按照有利于活动开展、用利于党员参加、有利于促进中心工作、有利于取得实效等“四个有利于”原则,因地制宜确立活动主题和载体,突出实践性,体现特色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活动格局。
建党89周年庆祝之时,正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之际。乌拉特前旗以此为契机,掀起农牧区创先争优活动新高潮。6月24日,旗委组织9个苏木镇党委书记向旗委全委会进行专项述职并接受评议;七一期间对评选出的3个“五个好”苏木镇党委、9个嘎查村党组织、2个先进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党组织和9名优秀嘎查村党组织书记、9名优秀嘎查村主任进行了隆重表彰;建立旗委常委、苏木镇党委班子成员创先争优联系点制度,6月29日旗委常委分5组深入乌拉山镇三湖村等联系点过组织生活、走访慰问贫困党员,旗委组织部为23名建国前老党员每人送去1000元慰问金;继续开展城乡结对帮扶活动,161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深入结对联系嘎查村送资金、送项目、送信息,推动城乡党组织携手创先进;旗委协调旗扶贫资金会拿出100万元专项资金,为经营管理好、发展潜力大、示范带动强的专业合作社、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农牧民党员产业带头人中的优秀骨干分子提供贴息贷款;7月6日成立西小召镇公田村党委,民主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党委班子,成为全市首个村级党委,为探索基层组织设置方式开拓了新途径;全旗4896名党员参评“星级评比岗位竞赛”活动,评选出“八星级”以上党员2946名;大力开展“千名党员产业带头人示范工程”,已累计培训农牧民党员、大学生村官、纳新党员14500多人(次)。
与此同时,乌拉特前旗把农牧区创先争优活动与矛盾排查化解相结合,与农牧区“三个一”工程相结合,与强基固本工程相结合,与加快职能转变相结合,在促进社会和谐、推进农牧区产业发展、加强基层组织、服务群众等方面下功夫,得到群众的认可,营造出浓厚的创先争优氛围。
“六到位”创设良好开局
乌拉特前旗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立求体现“六个到位”,即明确责任,组织领导到位;精心组织,动员部署到位;统筹推进,分类指导到位;强化宣传,舆论引导到位;活动引领,强化落实到位;严格要求,督促检查到位。乌拉特前旗按照党组织隶属关系,对7个领域主管党组织指导责任进行细化,向22个基层党委选派活动指导员,配备了526名基层党组织联络员,建立了周报告、月总结、季交流、年评比的动态联系联络制度。截止目前,非公企业、文化卫生、城镇社区等各领域党组织坚持体现特色、注重实践、力求实效,都制定了相应的主题和载体。为确保活动不走样、见成效,活动领导小组专门设立由旗委组织部、机关党委、旗委政府督查室等成员单位组成的督查组,每月听取各责任单位活动进展汇报,综合采取例会通报、会议调度、座谈点评、随机抽查等措施,对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进行动态督查。
“四抓一促”有力推动活动开展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乌拉特前旗认真总结近年来“四抓一促”推进基层创先争优做法:农牧区抓载体,深化“星级评比、岗位竞赛”活动;社区抓平台,推进“十星级”党员评比、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机关抓机制,建立“五星级”支部评选、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长效机制;非公企业抓示范,扎实抓好“四好”领导班子、党员“三有三无”、“三型”企业创建示范活动;激励促全局,落实“一定三有”,健全党内关心激励帮扶长效机制。
社区为充分调动社区党员参与、支持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深入开展社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十星级”党员评选活动,搭建社区党员服务居民、凝聚人心平台。目前,已有109名社区党员认岗122个,评选出十星级党员14名,形成了以“十星”带“十岗”、以“十岗”促“十星”的创先争优局面。
机关牢牢把握围绕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深化“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建立“五星”级支部动态创建、党员民主评议、区域化服务机制。同时,全面推行“一书(服务居民承诺书)一卡(发挥作用岗位卡)一簿(居民评价功劳簿)”制度,作为创先争优活动双向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非公有制企业深化工农共建、工牧共建、党员“三有三无”以及创建“三型”非公有制企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关系和谐型)等实践活动,精心打造出临海化工公司党委、乌拉山化肥公司党委等一批党建示范点,有力带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创先争优常态化。
乌拉特前旗在注重“调动”的同时加强“促动”,为形成个个创先进、人人争优秀的生动局面提供推动力。 “七一”期间表彰了各领域、各行业涌现出的27个“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54名优秀党员;建立了“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嘎查村干部待遇激励机制,为评选出的80名优秀嘎查村干部每人发放绩效补贴4000元,最高工资达到了11000多元;35名近年来培养的“双强”型优秀后备干部(优秀农牧民党员)在“两委”换届中当选为党组织书记、主任;建立困难党员救助基金,仅去年以来就投入24.7万元,对373名建国前老党员、困难党员走访慰问,并出资25140元使1257名60岁以上农牧民老党员免费参加合作医疗。(薄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