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内蒙古创先争优活动 > 创先争优进行时 正文
莫旗:让党代表“挑”事,创先争优不费事
内蒙古新闻网  10-08-02 16:42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内蒙古莫力达瓦旗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注重发挥党代表作用,建立健全组织工作机制,努力营造干事创业氛围,为党代表发挥作用提供平台和保障,力促党代表将“五个带头”做为开展工作的源动力和方向标,推动了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

  学习培训制度化,党代表学习提高有保障。

  为加强党代表队伍建设,健全党代表学习与管理机制,莫旗委统一安排部署学习培训工作,结合本旗实际制定党代表学习培训计划,对党代表学习培训的基本内容、形式、要求做出规定,由旗委组织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培训形式上突破传统课堂面授,开展按需培训,采取新老代表座谈、观看电教片与党代表自学相结合等形式。针对形势需要开展突击培训,为新补选党代表履行职责做好准备。党代表学习培训制度化,不仅增强了党代表参与主政执政和议政的意识,提高了党代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履行职责的能力,也使党代表民主监督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履职范围扩大化,党代表争创佳绩有前提。

  莫旗共有各级党代表338人,他们来自全旗114个党支部,以往党代表大会结束后,党代表重返工作岗位,履职范围有限制约了党代表作用的发挥。根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暂行条例》要求,莫旗开展了党代表“双列席”活动,即组织部分旗级党代表列席旗委全委会和旗委常委会,让党代表正面介入党内决策。选派部分少数民族党代表到信访部门、社区挂职锻炼,深入到民族乡镇、村屯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研,为党代表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党代表经过调研共向各级党委提出合理化建设28条,其中中心街区道路改造等5条意见和建议已被旗委、政府采纳,并逐一进行落实。

  职能发挥常规化,党代表服务群众有平台。

  莫旗本级党代表近一半来自基层单位,又是少数民族,和基层党员、少数民族群众接触广泛,莫旗利用这一优势,为党代表日常联系党员提供方便。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在社区、乡镇、村屯组织活动场所,开展党代表接待日。开通“联系专线”,为党代表和所联系的党员对象提供每周至少一次通话机会,使党代表及时了解基层党员的所思、所想、困难和要求。在党代表所在单位设“党代表先锋岗”,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由旗委统一安排,旗级党代表与旗委委员、本旗内的上级党代表建立一对一联系,随时反映基层情况,通过向上和向下两个方向的联系最终服务群众。

  党内监督深度化,党代表遵纪守法有依据。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莫旗通过加强对党代表的党内监督,带动和影响全体党员遵纪守法。一是强化组织监督。建立各级党代表动态管理制度,由旗委组织部和各旗直机关单位、乡镇、社区党(工)委分级负责、跟踪掌握辖区内党代表工作职务变动等情况,严格执行党代表资格审查制度,与纪检、人事、公安、检察机关建立联系,随时掌握、制止和纠正党代表在履职中的错误和不良作风。对不符合党代表条件的,按照规程给予资格终止或停止;二是强化法规监督。运用党章和党的条例进行监督,由党代表所在的党支部负责对其进行监督;三是强化党员监督。旗级党代表每年向选举单位党员进行述职,并接受党员监督。党代表所参与的联系党员、调查研究等活动要向党员公示。党员对党代表行权情况不满意或对其履行代表职责的过程和程序有异议时,可提出质询。通过有效的党内监督,党代表廉政意识更强,为民服务的理念更深。

  创先争优经常化,党代表弘扬正气有氛围。

  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结束以来,莫旗认真分析和梳理查找出的问题和不足,逐一进行整改落实,并将整改措施和解决期限向社会公示。利用莫旗政府门户网站、手机短信平台等现代媒体和报纸、电视及街道、社区宣传栏等传统媒介,加大先进典型的培树力度。在“七一”全旗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评选中,党代表全程参与考查、审核工作,并负责对评选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日常联系和监督,确保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永保先进性。

  通过以上措施,莫旗让党代表来“挑大梁”,成为创先争优的主力军,使争创活动既省了功夫,又见了实效。(内蒙古新闻网李中锋 通讯员张晓华)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481134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