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喀喇沁旗农业系统党委围绕发展新产业、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推进全旗绿色经济发展的目标,以“创先争优促佳绩,服务三农谋发展”为主题,以开展“党员服务示范岗”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发展绿色经济中创先进。以各党支部为主体,结合各自工作和实施的农业项目,与相关村党支部和基地挂钩,明确服务内容、标准和完成时限,构建了上下联动服务网。机关党支部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特色农业,全旗中药材、蔬菜、烤烟、花卉等特色种植达26.3万亩。特别是引进试验、示范新品种148个,选择了市场前景好、优质、高产的10多个品种大力推广,推广种植的“印第安”、“倍盈”番茄品种,使农民收入达1.2亿元。中心党支部围绕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推广配方肥30万亩,减少化肥投入900吨,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覆盖8000亩蔬菜基地,年少用农药400公斤,既降低农民生产成本200多万元,又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产品打入韩国、日本等国际市场。能源站党支部围绕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实施沼气项目,创造了“一池四改四统一”建设模式,建设户用沼气池8240个,形成了“畜牧养殖-沼气利用-农业种植”的循环经济链,既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又保护了生态建设成果。
加强服务型党员队伍建设,在提高服务质量中争优秀。围绕行政管理、科技服务、农民维权三个岗位,实行在职党员按岗定责、分类管理。“科技示范岗”结合“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实施“百千万”工程,组织100名科技指导员,带动1000个示范户,辐射15200户农民,建设以蔬菜、花卉、中药材等为主的10个特色产业示范基地。举办培训班496期,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下乡科技指导3760人次。在100名科技指导员中,有党员57人,1000户科技示范户中,有党员223人,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充分发挥了带动示范作用。科技指导员党员袁宝龙,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授课内容通俗易懂,深受农民欢迎。机关党员与农民党员结成对子,形成了党员帮带链,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农民党员栾永军种植20亩大棚番茄,纯收入30多万元,在他的示范带动下,今年又新增20户村民发展150亩蔬菜大棚。“农民维权岗”在“全国土地承包仲裁工作先进个人”杨延民同志的带动下,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开展土地承包仲裁工作,上半年共立案39起,全部得以妥善解决,维护了农村稳定,土地承包仲裁工作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先进典型。
加强工作保障机制建设,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效果。系统党委制定实施方案、阶段目标和工作措施,广泛征求意见,动员大会扩大到全体干部,及时向群众公开承诺,使活动始终面向群众、带动群众,让群众参与、请群众监督,有的群众自觉承诺要在活动中争优秀。特别是在公开承诺阶段,党组织和党员本着“干什么、创什么,做什么、争什么”的原则,围绕本职工作做出承诺,建立承诺台帐,将承诺内容通过“喀喇沁农网”公开,建立网上评议和监督机制,接受群众建议和批评,并建立了活动检查、考评、奖惩等相关制度,将检查结果纳入年末支部班子和党员考核内容,奖优惩劣,确保创先争优活动落到实处,使之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记者 安华祎 通讯员 李桂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