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宣传专题 > 2010内蒙古网络媒体行 > 呼和浩特图片 正文
万部华严经塔
内蒙古新闻网  10-08-14 12:27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中国网  
 

  呼和浩特市东郊17公里处的辽代塞外名城—丰州城遗址西北角,有一座拔地而起、雄伟庄严的古塔—万部华严经塔,因该塔通体白色,故当地人称其为“白塔”。辽代崇佛,各地多建佛塔,万部华严经塔便是其中之一。万部华严经塔始建于辽圣宗年间(983—1031年),金大定二年(1162年)重修,属于辽代丰州城内的一座佛教寺院,元代该佛寺称“宣教寺”。该塔秘藏佛教经典《华严经》上万卷,故名“万部华严经塔”。

  万部华严经塔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八角七层楼阁式塔,通体高56米,整个塔体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显得格外雄伟。全塔分为塔身、塔座两大部分。塔座,雕绘缠枝花与鸟兽纹,分须弥座、栏眉、莲花台三层。塔座大部分埋入地下,上部砌作仰莲瓣。塔身七级,全部用直纹砖与方砖筑成。第一层南面拱门上嵌有石质匾额一方,上刻汉文篆书“万部华严经塔”六字。塔身表面有精美的浮雕佛像、菩萨、金刚、天王力士像等。第一、二层皆有雕塑佛像,每个转角上刻有栩栩如生的蟠龙,是该塔最为重要的艺术品。正门两侧各塑天王力士像,侧门两侧各塑菩萨像。第一、三、五、七各层之南北两面及第二、四、六各层之东西两侧各有一圆拱门;第一、三、五、七各层之东西两面及第二、四、六各层之南北两面则砌假门,各层之间真门与假门交错排列。每层转角均悬挂风铃,共有272个,轻风吹过,风铃作响,悦耳动听。第三层以上,塔身外壁各石门、窗两侧砌有方形倚柱,塔身各角有角柱,柱上承普柏坊及斗拱。塔内有设计精巧的旋转式阶梯走道,还有多层交错搭接的木梁。

  塔内墙壁上保存有金代石碑六块,各层墙壁上有大量金、元、明、清各代游人题记,共200余条。题记除有汉文外,还有契丹文、女真文、蒙古文、藏文、古叙利亚文及古波斯文等多种文字。题记的内容更是五花八门,形形色色,有的是劳动人民申诉他们生活贫穷、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痛苦;有的是咒骂统治阶级发动的掠夺战争;有的是记述在苦难中不同民族人民之间生死与共的深厚情谊,此类内容的题记在我国其他古建筑和古文物上是很少见到的。这些题记详实地记载了当时丰州城的城市建设、风土人情等情况,证明当时的丰州城商旅来往不绝,经济文化欣欣向荣,已成为我国塞北一个重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这些题记为研究该地区在辽、金、元、明、清时期的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对研究多种文字史和当时各民族间和平友好交往的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万部华严经塔是我国现存辽塔中最精美的一座。它虽然经历了近千年的岁月,但仍基本保存完整,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辛勤劳动,同时也是一处我国古代建筑史上保存至今的实物,很有科学研究价值。

  万部华严经塔不仅曾经是古丰州的名胜之处,今天,它早已成为呼和浩特市的一大观光景点,为呼和浩特人所津津乐道的“白塔耸光”即是呼和浩特的“旧八景”之一。1982年,万部华严经塔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较大规模修缮后,宏伟的辽代万部华严经塔正以它独有的风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

[责任编辑 安华祎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481134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