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相连接的金碧辉煌的陵宫大殿。张宁/摄
成吉思汗出征铜像。张宁/摄
成吉思汗陵是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成吉思汗的长眠之地,是祭祀这位伟人英灵的神圣地方。
距离成吉思汗那个鼎盛的年代,已经有700多年了,但是时间的飞逝并不磨损黄炎子孙对成吉思汗的崇敬和自豪,更无法阻止后人对这位神秘的元太祖的种种猜想。成吉思汗给后世留下的诸多谜团,吊足了无数人的胃口。而由于年代久远,关于成吉思汗的史实记载相比其他帝王来说是少之又少,更为这位“一代天骄”蒙上了令人无限遐想的面纱。
带着对成吉思汗的崇拜之情和对不解之谜的种种猜想,9月8日,记者团一行来到了蒙古民族的神圣之地——成吉思汗陵,感受这位民族伟人当年叱诧草原、统一蒙古的辉煌战绩。
阿拉坦甘德尔敖包,为纪念成吉思汗而设立。敖包,是祭祀苍天、山水神灵和祖先的圣地。张宁/摄
成吉思汗陵,坐落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镇境内的甘德尔梁上。占地1.5平方公里,以优美的草原环境,神秘的人文景观显示着草原帝王陵雄姿,形成著名草原文化旅游胜地,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全国百家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吉思汗陵独有的成吉思汗祭祀,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吉思汗陵园,以蓝天绿草之间巍然屹立的具有蒙古民族建筑风格的三座相连接的金碧辉煌的陵宫大殿为主体,以苏勒德祭坛、商更斡尔阁、祭祀文化展览馆、碑亭、九十九级台阶式步道、成吉思汗出征铜像、甘德尔敖包、成吉思汗鄂尔多(行宫)等诸多文物景点组成。金碧辉煌的成吉思汗陵宫,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象征成吉思汗不怕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展现广袤草原上的帝王陵恢宏气势。这里松柏耸立,树木成林,绿草如茵,与美丽富饶的巴音昌霍格草原连为一体,营造了独特的草原风光和人文景观。成吉思汗陵园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再现蒙古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和成吉思汗当年风采。成吉思汗陵,原为全体蒙古民众供奉的"总神祗"-八白宫(室)。守陵部落达尔扈特人,近八百年来世代守护、祭祀成吉思汗陵寝原型"八白宫(室)",完整地传承和保留了十三世纪蒙古王朝时期的神秘的祭祀文化和独特的宫廷文化。成吉思汗例行祭奠每日都要举行,大的祭奠每年举行数十次。成吉思汗祭奠形式独特,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是蒙古民族文化之结晶、蒙古文化的源头。成吉思汗陵,是蒙古民族历史文化之神圣摇篮,祖国民族优秀文化宝库。
成吉思汗的五柄所向无敌的战神,在苏勒德祭坛中供奉。张宁/摄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简介
2000年以来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本着"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对陵园外围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并成立了专门管理机构组织实施。截止去年年底,累计完成投资18302万元,其中:基础建设投入5891万元,景点建设投入10485万元,文化建设投入487万元,生态建设投入859万元。旅游景点已全面营业,2005年成陵接待游客24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00万元,创历史新高。2000年,由北京大学旅游开发与研究中心专家教授制定完成了《成陵旅游区总体规划》。规划景区控制面积为80平方公里,以陵宫为核心,呈同心圈层向外辐射,形成"三区、两道、八景"的空间布局。
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内的成吉思汗中军大帐。张宁/摄
——三区,即:文物保护观光浏览区,以成吉思汗陵陵宫为主,向南沿成吉思汗大道延伸至景区入口广场,向东、北扩展至巴音昌呼格草原外围边界,占地约10平方公里,内部包括约2平方公里的成吉思汗陵园绝对保护区,该区以文物保护和观光旅游为主要功能;生态恢复保护区,在文物保护观光浏览区外层,面积约20平方公里,边界大致沿围绕巴音昌呼格草原四周二级高地的山脊线划分。该区范围内停止农业和牧业生产活动,退耕退牧还林还草,恢复生态植被并严格保护,实行禁区管制;视觉景观控制区,在生态恢复保护区外围,面积约50平方公里,边界大致沿围绕巴音昌呼格草原四周一级高的山脊线划分。该区范围内的农牧业生产与人民生活保持原状,逐渐向职业种草植树过渡,现有建筑物逐步还原为蒙古包外型。--两道,即:成吉思汗大道,从成吉思汗中心广场到陵宫大殿,笔直挺进,约2公里的仿石板道,再加两边绿化带共宽60米,途经白塔、祭祀观光区大门、牌楼、迎宾广场、铜马广场、群雕、99级台阶、陵宫;风景道,是围绕着巴音昌呼格草原及现陵园四周约18.62公里的仿石路,游客可乘坐勒勒车、骑马、骑骆驼或徒步深入景区,充分领略草原的景观,融入大自然,回归大自然。同时也是连接文化主线与休闲娱乐区的通道,并使各景点纵横相连,四通八达。
——八景,即游客活动中心(入口广场门景、铁马金帐群雕)、游客教育中心(亚欧广场、蒙古历史文化博物馆、成吉思汗中心广场)、祭祀观光浏览区(牌楼、陵包、苏勒德祭坛)、蒙古民俗村、神泉风景区、休闲渡假中心(包括大汗行宫酒店、帐篷营地)、那达慕马术活动中心、热气球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