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实施“富民强区并重”战略半年来,积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针对近年来居民收入不能与经济规模同步增长、产业结构资源性特征鲜明、经济对就业的贡献不足等问题,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在今年初提出,发展战略从重视经济指标向富民强区指标并重转变,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培育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巩固提升传统资源型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步伐加快,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老百姓越来越多地享受到了发展的实惠。
据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内蒙古实现生产总值4720亿元,增长16.5%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5.7%,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3%,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8.2%。经济社会发展在表现出三次产业共同推进,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稳健拉动,产业发展协调性增强,企业利润大幅度增加等特点的同时,呈现出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升级、工业经济“增量”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支出大幅增长等新亮点。
内蒙古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分析表明,在生产全面恢复和工业产品价格上涨的持续带动下,上半年内蒙古工业经济效益保持了恢复性高增长态势。1~5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412.6亿元,同比增长95.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77.5亿元,增长39%。全区12个盟市中,有9个盟市实现工业利润成倍增长。各行业中煤炭行业实现利润最多为219.8亿元,占全部工业利润的53.3%,电力行业利润增幅最大,由0.2亿元增至40.7亿元,增长248倍。
在煤炭、电力等传统优势产业支撑内蒙古工业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装备制造、新型煤化工、新能源等非资源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上半年,内蒙古电气机械及器材设备增加值增长85.1%,乘用车产量增长1.05倍,风力发电设备增长2.63倍。伊泰集团煤间接液化项目已稳定运行300天,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生产线也已攻克生产难关,即将投入正常运行。为外界持续关注的粉煤灰提取氧化铝项目取得突破,年产20万吨氧化铝和14万吨铝硅钛合金生产线投入运行。
在内外需协调拉动下,工业投资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组件、硅材料等新能源、新材料完成投资增长31.3%;机械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76.6%,其中电气机械制造业与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4.1倍和1.5倍。一些行业和领域的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铁路建设完成投资增长85.4%,农畜产品加工业完成投资增长51.3%,装备制造业完成投资增长76.6%,建筑业完成投资增长63.7%。
在“富民强区并重、重点强调富民”思路的指导下,上半年内蒙古民生工作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大。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明显增加,教育、医疗、社保的支出增幅分别比财政支出平均增幅高了6.4、2.2和4.8个百分点,其中社保支出113.8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16.3%,是支出额最大的项目,社会保障标准实现了大幅度提高。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城镇新增就业连续6个月保持环比增长态势。各地普遍提高了工资水平,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社会保障标准,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全区已落实廉租房任务5万套、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改造236.7万平方米、国有垦区危房改造和工矿棚户区改造2万多户,农村牧区危房改造4万户、游牧民定居5000户。同时,已安排解决128万人安全饮水问题。
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在部署下半年工作时提出,要加强经济运行的协调性,下大力气解决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推动三次产业健康发展。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坚持扩大投资规模和优化投资结构并举,以转方式、调结构为导向,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和经济结构。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落脚点在富民上,切实把各项民生工作做细、做实,不打折扣、掺水分,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要认真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切实谋划好自治区的长远发展。(记者吴国清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