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右旗紧密结合基层党建工作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党建带活动,以活动促党建,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四个方面找准着力点,寻求突破点,打造新亮点,实现了基层党建与创先争优活动的双提高。
在思想建设方面,以学习型党组织为着力点,在党员干部素质上求突破,在学习工作一体化上打造亮点。分层集中培训学习,邀请区、市等级党校教师对处级干部和科级干部进行为期三天的集中培训。各基层党委也针对实际邀请党校教师、涉农涉牧专家学者分门别类地对所属党员、积极分子进行集中培训。右旗委组织部下发了相关文件,督促各单位在延续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制订了长效学习机制,普遍形成了周三或周五的集中学习。在学习内容上,各单位都与实际业务紧密结合,使学习为工作服务,以工作再促进学习。使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有效衔接,使党员干部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在组织建设方面,以培养基层组织高素质带头人为着力点,在阵地建设上求突破,在富民增收上打造亮点。采取“三纳入”的方式,将农村牧区35岁以下青年致富能手、产业大户、复转军人、回乡毕业生、村组干部等优秀分子全部纳入积极分子培养对象,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受名额限制。围绕农牧民的所想所盼和对致富的渴望,有意识地把其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嘎查村支部书记或侯选人,以他们的富裕带动村民致富,形成带动效应。各嘎查村积极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在旗委的帮助下不断加强支部的阵地建设,完善党员活动场所和阅览室,丰富阅读资料,通过阅览室大量的种植、养殖技术资料及致富信息给农牧民提供了多种致富途径。
在作风建设方面,以服务群众为着力点,在办事效率上求突破,在“双服务”上打造亮点。各苏木镇牢固树立了服务是苏木镇第一任务,服务是苏木镇干部首要职责的理念。结合农牧民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大力加强了便民服务大厅建设,设立了村民服务代办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在全旗范围内建立了苏木镇包村干部服务基层群众责任制,对包点干部的职责任务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包点干部每周都必须驻村办公,要深入基层主动服务群众。
在制度建设方面,以嘎查村财务公开为着力点,在细化、量化契约化管理上求突破,在民主治村上打造亮点。凡涉及公共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重大事项和重点项目,一律实行契约化管理,在服务项目范围、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理时限、权利义务上进行细化、量化,保证服务效果。同时,健全了嘎查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在公开内容、公开时间、公开方式、公开程序上进行严格规定。在苏木镇和嘎查村级分别建立了财务公开组织机构和工作班子,负责组织领导、协调和管理农村财务公开工作。偿试性的建立了“村干部接待日”和“理财小组接待日”,拿出专门时间来解答群众提问和咨询,使村务更加透明,管理更加民主。(通讯员 葛殿斌 张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