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活动专题 > 全国网络媒体林区行 > 媒体播报 正文
全国网络媒体记者聚焦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
内蒙古新闻网  10-08-27 01:07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8月26日,20余名全国知名网络媒体记者齐聚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将深入阿里河林业局、克一河林业局、根河林业局对内蒙古大兴安岭生态建设、“双新建设”以及棚户区改造工程等进行为期三天的实地参观采访。

  “新林区新形象新跨越——全国网络媒体走进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记者团由人民网、中国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国广播网、中国经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新闻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千龙网、东方网、北方网、红网、浙江在线、东北网、内蒙古新闻网、中国吉林网等部分地方重点新闻网以及搜狐、腾讯、新浪等知名商业网站,共计20家网络媒体记者组成。

  美丽富饶、瑰丽雄奇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被誉为“北疆的绿色长城”,是我国四大重点国有林区之一。10.67万平方公里的浩瀚林海地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的九个旗市,8.87亿立方米的活立木蓄积居全国第6位,年1600多万立方米的森林生长量对履行我国政府到2020年森林蓄积增长13亿立方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40-45%的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承诺具有重要作用。

  1500多条河流、100多个湖泊、1.1万平方公里湿地星罗棋布于林海之中,其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碳汇制氧、净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片绿色林海的守护和经营者——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成立于1952年,是国家和自治区设立的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事业单位;1995年,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整合林管局生产经营职能组建了中国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同时保留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机构和林业行政管理职能。林管局(森工集团)现有企事业单位42个,在册职工20万人。

  “天保工程”实施后,林区实现了以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砍树人变成了种树人、“护林人”,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生态建设当中,生态建设水平显著提升。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显示,林区森林面积净增67.45万公顷,达到817.3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8.3个百分点,达到77.99%;活立木总蓄积增加1.2亿立方米,达到8.87亿立方米,恢复到了开发初期水平;森林面积、蓄积大幅增长,森林质量持续提高,森林碳汇能力显著增强。新增林地面积和增加的森林蓄积折算直接经济价值达700多亿元,相当于天保工程同期投入的9.4倍。

  8月29日,四大国有林区首届生态建设年会将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隆重召开。届时,“新林区新形象新跨越——全国网络媒体走进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记者团将对会议进行全程采访报道。(内蒙古新闻网 张敏、赵文萃)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481134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