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推进创先争优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莫旗组织部根据全旗各乡镇地理区位和经济发展类型的不同特点,将村级党组织进行分类设置,使组织工作由“线”变“块”,由一个积极性变为多个积极性,组织资源由封闭的自有资源拓展为开放的社会资源,形成人人参与党建工作,人人支持党建工作,人人奉献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莫旗巴彦鄂温克民族乡,在村级党组织分类设置过程中,针对性、可操作性强,是众多单位的一个缩影。他们采取“一分二定三征求”的方法。
一分,即通过征求党员意见,对农村党员的群体进行合理划分,夯实党支部设置调整的基础。二定,即初步确定党支部书记的人选。三征求,即对党支部的职责、机构和人员范围等方面情况,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进一步扩大了农村党支部设置的群众基础和工作基础。
为调整优化村级党组织设置方式,适应党员从业状况多样性、分散性的需要,根据全乡各行政村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类型特点,按照“1+4”模式,进行分类设置,即一个党总支,下设四个各具特色及职能的党支部,包括:新型经济党支部、老年党支部、种植业党支部和养殖业党支部。党支部分类设置后,党总支根据各支部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分类管理。
新型经济党支部以发展小型工业为主体,在管理上突出一个“引”字,通过安排就业、提供服务等方式引导党员发展经济、自主创业; 老年党支部在管理上体现一个“热”字,以开展各种活动为主要方式,让他们发挥余热,以其工作热情高、党性和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为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种植业党支部和养殖业党支部以种植、养殖为主体,在管理上突出一个“带”字,通过党员的示范、引导、帮扶,推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使党员的“双带”作用更好地发挥。
通过分类管理,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通过党组织的分类设置,加强不同类型党员的交流与合作,使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得以提升,创先争优的优势得到更好发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得到更好的体现。(内蒙古新闻网 安华祎 通讯员 彦海 范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