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农牧业局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自治区“三农三牧”政策,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农牧业,更好服务农牧民”这个主题,采取“三抓三结合”的措施,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促进全市农牧民收入稳定增长和农牧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抓学习,与增强党员干部素质相结合
该局把抓学习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基础工作来抓。制定学习计划,坚持理论知识与业务知识并重。要求党员干部每月读一本书,每周一次集中学习,全年记学习笔记不少于1万字。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在“巴彦淖尔农牧业信息”网站上开辟“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专栏,刊登活动信息15条,开办专题宣传栏两期。目前,该局党员干部的学习意识明显增强,政策理论和业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浓厚的学习氛围正逐步形成。
抓产业,与确保农牧民增产增收相结合
自活动开展以来,该局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旗县区和乡镇、村社开展调研,围绕粮油、瓜子、加工型蔬菜(番茄、脱水菜)、设施农业、乳制品、肉羊、绒纺、生物质能源(甜高粱等)、中药材和草产业十大重点产业,从推广新优品种,提供新技术入手,想方设法帮助农牧民提高产量,推进产品优质化进程,促使全市农牧民增产增收。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技能强的党员干部长期驻村驻点,成立了土地流转、规模化养殖和设施农业专项推进党员小分队,与土地流转大户和规模化经营企业建立长期的工作联系,随时掌握土地流转动态和规模化经营情况,指导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规范、有序进行。目前,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突破100万亩,达到105.5万亩;建成100亩以上的规模化设施农业小区54个,投入生产的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6万亩,形成了以反季节西甜瓜、蔬菜生产及育苗为主,花卉、食用菌生产为辅的设施农业生产格局;建成年出栏肉羊10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589个,年出栏1万只以上的肉羊养殖场7个;建成存栏5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小区55个,千头以上奶牛养殖牧场12个;建成存栏100口以上的生猪养殖小区220个,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基地4个。上半年,全市农牧民现金收入3284元,同比增加347元,增幅11.8%。
抓执法,与加强农牧业依法管理相结合
全面开展以农牧业投入品的打假和监管、农资与环保、农牧业知识产权保护为重点的行政综合执法工作,在种植业、饲料、生鲜乳、兽药、水产品、农资六个领域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执法活动,确保全市农牧业生产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下大力气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着重抓好全市生产基地农畜产品准出和农畜产品市场准入工作,进一步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监管的力度,确保全市百姓喝上放心奶、吃上放心瓜菜和放心肉食品。
目前,正值农牧业生产繁忙季节,市农牧业局把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到田间地头,号召党员干部加强主动服务意识,扑下身子到生产一线为农牧民提供所需实用技术。积极倡导实行所有党员干部挂牌上岗、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工作模式,结合各单位实际,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制作技术访谈节目、举办技术培训班、科技特派员下乡等形式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先争优活动,确保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