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抓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今年以来,达旗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出台三项措施强化党员教育培训活动。
一是分类施教,提升教育培训质量。牢牢把握因需施教、因材施教的培训原则,对全旗党员干部进行分类培训教育。对各机关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党务工作者培训;对各党委、总支、支部书记进行创先争优、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机关党建和廉政教育等内容的培训;对社区党员干部,重点培训城市建设管理、经济发展、社区服务和凝聚民心能力等内容;对农村系统的党员教育培训重点放在增强党员组织动员群众能力、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以及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方面;对非公企业的党员,侧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事服务和专业技能培训;对离退休党员,则把教育培训重点放在发挥余热和保障老年人身心健康上来,受到了老党员的广泛欢迎。目前,全旗共举办干班、高级知识分子读书班、远程教育培训班、大学生村官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5期,共培训550人次。
二是灵活培训,拓宽教育培训渠道。改变传统的直接灌输式和只注重单一的理论学习的方法,把理论学习与研讨问题结合起来、与实践结合起来、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教学培训效果。以“城乡结对共建新农村”主题活动、“服务居民进社区、共筑堡垒创和谐”结对共建活动为实践平台,让党员干部到生产第一线学习,在基层实践,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直接实践,亲身体验;把“土专家”、“田秀才”请进课堂,讲党员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现身说法”,在研讨中增长经验;充分发挥党员远程教育、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覆盖面广、快捷方便的优势,开辟空中课堂,选择党员干部群众所需,“点菜式”培训,把高水平的专家学者,“请”到家门口,“面对面”的传授知识。全旗共建成远程教育站点151个,选配专兼职管理员302名,利用远程教育系统累计培训农民群众20万人次,形成了覆盖所有行政村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
三是创新载体,增强教育培训实效。按照全旗“五好五强”、“五带五争”创先争优标准,结合党员群体特点,分别为农村、机关、社区、企业党员搭建起“比致富”、 “比服务”、“比奉献”和“比技能”四个平台,组织动员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党员承诺制”、“党员奉献日”、“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结对共建”等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党员立足本职岗位,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党性锻炼,服务人民群众,增强教育活动载体的吸引力和实际效果。(王红梅 张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