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伦旗把“民情恳谈会”做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截止目前,全旗已召开“民情恳谈会”9场次,共征求意见和建议82条,解决各类问题64件,为群众办好事38件。
在恳谈主题确定上,由“全盘式”向“侧重式”转变。围绕街道社区建设、事务管理、群众生活等存在的问题确定主题,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根据自身掌握情况和群众反映事项,以问题解决的轻、重、缓、急顺序确定会议召开时间,把与群众关系密切的阶段性,突发性热点、难点问题列入恳谈会重要议程上来,以便第一时间反映党员群众正当利益诉求。近日,清真社区围绕社区道路硬化问题、社区卫生服务室的建立问题以及健身器材和设施短缺问题召开民情恳谈会,取得较好成效。
在恳谈内容搜集上,由“单一式”向“多样式”转变。一是以“不记名小纸条”海选问题。在每次召开恳谈会前45天,在每个社区居务公开栏张贴通知单,号召社区党员群众把自身亟待了解或者掌握的有关事项写在小纸条上,以不署名方式投入民情信箱内。二是定向搜集问题。把社区老党员、老干部做为恳谈首选对象,虚心向他们请教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三是发挥“社区党组织—楼院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组织管理网络和“十户一代表、百户一议员、四百户一组长”社区居民自治网络功能,重点搜集“上访户”、“刺儿头”的意见和想法。
在恳谈地点选择上,由“固定式”向“灵活式”转变。本着方便解决问题、照顾群众意愿的原则,“民情恳谈会”的召开地点可以随机确定。会议召开的规模也可为大、中、小型不等,社区办公室、田间地头、居民家中都可以成为“民情恳谈会”的临时会场。参会人员也可视会议研究问题的性质和涉及范围不同,适当调整。参加民情恳谈会成员一般包括旗包联社区领导、共驻共建单位领导、街道党政班子成员、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辖区“两代表一委员”,居民议事代表,大学生“居官”和驻地企业负责人等,每个社区还确定1--3名居民代表进行听证。
在恳谈结果反馈上,由“通报式”向“贴心式”转变。实行恳谈结果限时办结制,由街道主要领导和旗包联社区领导牵头,成立“恳谈会决议落实”工作组,专门负责恳谈结果督促落实工作。现场能够办结当时给予答复;现场不能办结的,由街道和社区领导同时作出公开承诺,限期回复,反馈时间不超过15天。同时,社区“小小广播台”将同步传达恳谈会召开情况。会后,工作人员通过“社区议事台”,就会议内容与居民进行面对面对话,听取居民对处理结果的反应,并针对当前社区存在的一些问题,发动党员群众集思广益,为下一次“民情恳谈会”做准备。(刘国辉 陈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