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紧密结合地区实际,按照“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坚持“突出管用、突出创新、突出实效”的原则,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增强党员队伍战斗力、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重要平台。
抓重点,在体制上突出管用。强化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抓住基层党建责任制落实这个关键,建立和完善了党委一把手负责制、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机制、结对帮扶机制,充分发挥了在开展活动过程中领导的带头作用、制度的保障作用、机制的统筹协调作用,形成了“书记抓、抓书记”、一级抓一级的责任和落实机制。
破难点,在载体上突出创新。以“北疆基层固本工程”为抓手,深入实施“凝心聚力、素质提升、先锋引领、组织保障”四项工程,破解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组织建设难题,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基础。在全市,以“党建功能区模式抓党建”为载体,落实党建和组织工作重点任务,将各旗市(区)及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视为一个整体,按照不同类型划分为五个功能区,采取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矩阵式推进,网格化融入的方式,形成全面抓党建、全员抓党建和全程抓党建的格局,确保了党建工作全面覆盖。在边境五个旗市,以“北疆基层党建长廊”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以“警民共建、爱民固边”为主要内容的共助共建活动,探索边境地区基层党建规律,推进基层组织、经济发展、社会管理一体化,促进边疆繁荣稳定。在农村牧区,以“百村示范、百村攻坚”为载体,采取领导联村、部门包村、干部驻村、政策扶村、科技“特派”入村、企业帮扶进村等措施,抓两头、带中间,加大“示范村”培育和“攻坚村”的转化力度,使100个相对后进嘎查村达到转化和基本转化的目标,100个典型“示范”村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出亮点,在实践上突出实效。在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上,精心选建了“百万农牧民创业先导团、基层党建特约信息员、大学生村官和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管理员”四支队伍,注重学习成果转化和实践应用,形成了创业先导团带领百万农牧民创业、120名党建特约信息员提炼核心培训教材、600名大学生村官搞销售、1000名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管理员提供信息的创业新格局,先导团成员创办专业合作组织20余个,带头领办100个核心产业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农牧民近30万人,不仅为全市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输入了新鲜血液,而且成为抓基层、打基础、推动农村牧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骨干带动作用上,在旗(市、区)四大班子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了落实以“六个一”(联系一个嘎查村、一个社区、一个机关、一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一名基层党员、一户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六包责任制”活动。目前,全市共建立县处级以上干部联系点、示范点498个,承诺、践诺事项两万多个,市直部门包扶嘎查村143个,旗市区部门、苏木乡镇包扶嘎查村784个。(刘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