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青山区把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延展和深化,把调动和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着力点,注重突出“全员性、科学性、区域性”三个特色,使创先争优活动与区域化党建工作互为抓手、互相促进,呈现出全面覆盖、整体提升、统筹推进的良好效果。
突出全员性,创先争优活动实现全面覆盖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关键是支部要行动。青山区采取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使创先争优活动在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中实现全覆盖。一是在基层党组织中实现全覆盖。通过“区委抓党委、党工委——党委、党工委抓支部——支部抓党员”三级联动、层层落实的办法,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责任层层落到实处,使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区495个基层党组织中全面推开,使各个党支部积极行动起来。二是在共产党员中实现全覆盖。把庆祝建党89周年作为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形成高潮的有利时机,按照每位社区党员5元(其中,每位北重集团退休党员10元)的标准划拨活动经费6.7万余元,使全区15473名党员积极参与到创先争优的“党员先锋月”活动中。三是在带动全体中实现全覆盖。采取“推先进、树典型”、“抓两头、带中间”和城乡基层党组织“1+5”结对互帮等多种措施,带动城乡各类党组织和党员树立争创意识,把党组织的创先争优和单位的创先争优、党员的创先争优和干部群众的创先争优融为一体,从整体上带动所有部门单位和全体干部群众奋发向上。
突出科学性,创先争优活动实现整体提升
创先争优活动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有形”可抓。青山区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不断增强创先争优活动的科学性,确保活动取得扎实成效。一是在合理确定主题方面突出科学性。根据青山区八届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积极争创自治区乃至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科学发展示范区”的发展目标,我区将“科学发展创示范、创先争优做标兵”确定为创先争优活动主题,努力使青山区的基层党建工作成为包头市乃至全自治区的标兵,使青山区的基层党组织成为带领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标兵,使青山区的党员成为各行各业的标兵。二是在实施分类推进方面突出科学性。在全区总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青山区分别研究制定了农村、街道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学校、“两新”组织5个不同领域的基层党组织2010年分类推进工作方案,分别明确了各自的活动主题、推进载体、争创目标、工作措施等,使各领域的党组织找到了各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着力点。三是在围绕中心工作方面突出科学性。为了在“解决突出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建设”5个方面实现创先争优,我区把创先争优活动和当前正在进行的“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夺取全国文明城市标兵”等专项工作,以及打造全国中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培育“五大商务区”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前6个月,青山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平稳快速增长。
突出区域性,创先争优活动实现统筹推进
创先争优活动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有形”可抓。青山区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不断增强创先争优活动的科学性,确保活动取得扎实成效。一是在三级统筹方面突出区域性。在区级层面上,继续开好坚持了11年之久的地区党建联席会,通过调整补充,使来自驻区单位党组织的会员单位总数达到63个。在街道级层面上,在8个街道全部成立了区域党工委,成员包括101家辖区内较大的会员单位。在社区层面,改设58个社区党委和11个社区总支,并在部分社区成立有驻区单位参加的社区“联合党委”,拓展了社区党建工作范围。通过加强对三级区域性党组织的调整,实现了党组织结构的不断优化,有利于实现区域内各级各类党组织共同创先争优。二是在多种领域方面突出区域性。积极把党建工作由农村、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传统领域向社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新兴领域拓展,使创先争优活动覆盖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目前,青山区基层党组织数量总数达到495个,比1999年增加了230多个。其中,建立了党组织的“两新”组织总数由2007年底的51个增加到现在的105个,在数量上实现了翻一番,特别是新社会组织有较大突破。三是在服务功能方面突出区域性。将区域内所有党员纳入创先争优活动的视野,着力加强了“区——街镇——社区(村)”三级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区委率先建立了区级党员服务中心,将其定位为“阳光驿站”,并在全区重点打造10个街镇级、30个社区(村)级党员服务中心。同时,设计了鲜明的标识对外公布,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为党员提供图书阅览、收看远程教育节目、组织关系结转、网上资料查询、党务工作咨询、党员热线求助等多种服务,做到统一标识、统一工作流程、统一工作要求,树立起一个为区域党员提供综合服务的三级“阳光驿站”品牌。(田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