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扎兰屯市委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筑坚强堡垒、树先锋形象、促科学发展为主线,用“三把尺子”衡量自己,在比较中找差距,在差距中寻空间,组织动员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广大党员立足本职争优秀,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将科学发展作为谋划创先争优的“着眼点”,确保“风正劲足”暖民心。市委市政府结合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坚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工作主题,下大力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定不移地壮大两条绿色产业主线,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推动投资规模的持续扩大,保持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切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升级提速。创先争优实践中,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追求美丽与发展双赢,加强生态建设和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国家级生态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集中精力办好关系民生民利的实事,确保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人民群众。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8.4%,达到31.4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34.1%,达到48916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8441元、355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5%、8.3%,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城镇登记失业率等约束性指标均控制预期之内。
将基层党建作为推进创先争优的“主轴线”,确保“固本强基”聚民心。全市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进一步深化“党要管党”的责任意识,坚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头等大事,摆上日程,抓紧抓好;并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大党建工作考核权重,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在全市上下形成了人人参与党建工作、人人支持党建工作、人人奉献党建工作的新局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对村干部选拔培养、教育培训、激励保障等内容进行科学规范,将那些事业上有干劲、思想上求进步、工作上有能力的优秀党员选送到扎兰屯农牧学校进行继续学历教育,并选派154名机关干部、114名大学生驻村任职,不断增强村干部队伍活力。实施村级分类管理,将分类结果与村干部报酬挂钩,并对荣获国家级表彰的可提任乡镇副职领导或享受副科级待遇;对荣获自治区表彰的可享受副科级待遇,对荣获呼伦贝尔市表彰的给予一次性奖励,有计划地培养一批享受副科级待遇的村党支部书记,逐步建立起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中选拔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的工作机制,做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制定了《“精品社区”工作方案》,积极开展“一社区一特色”活动,鼓励社区兴办经济实体,为社区“有钱办事”提供保障;广泛开展“5+1”结对共建活动,加快构建区域性大党建格局,截止目前全市各共建单位累计为社区提供款物达70多万元,基本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合作共赢”的工作局面。
将社会和谐作为检验创先争优的“度量衡”,确保“心齐气顺”稳民心。一是通过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走群众路线,进一步拓展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途径和平台。建立党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制度;通过党员设岗定责、划分党员责任区、服务承诺等措施,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加强社区“一站式”服务中心、村民事务代理中心建设,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二是通过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来部署创先争优活动。将“维稳”列为年度考核乡镇党委实绩的主要指标,定期分析社情民意和矛盾舆情,及时将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建立排查化解社会矛盾机制,重点针对群众越级上访、重复上访、涉法涉诉上访中反映的问题,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等五类影响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进行大力攻坚,确保社会矛盾化解专项行动取得实效。三是通过做好整改后续工作,来巩固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回头看”活动,认真落实好未完成的整改任务,兑现对群众的承诺,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有效做法制度化、管用经验长效化。5月份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公开承诺785条,其中兑现701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022个,办实事119件;抽调了20名市级领导、152名科级领导组成了22个包联工作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千余件;完成后续整改落实项目31个,一批惠民工程相继落地,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看得见的实效。(贺勇、李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