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内蒙古创先争优活动 > 基层党组织典型 正文
乌兰础鲁嘎查:“五项措施”确保创先争优取得实效
内蒙古新闻网  10-10-13 16:12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乌兰础鲁嘎查位于内蒙古巴彦库仁镇巴彦哈达办事处中部,嘎查土地面积545平方公里,围封草场16.8万亩,共有57户,202口人,是个纯牧业生产嘎查。为了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乌兰础鲁嘎查嘎查以“筑坚强堡垒、树先锋形象、促科学发展”为主线,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推动发展、实现跨越的有力武器,采用“融入式”党建工作模式,将党建工作融入到各项工作当中,立足嘎查实际,创新活动方式,采取“五项措施”,拓展了嘎查党支部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为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党性教育”强素质。结合建设学习型党支部和学习型“两委”班子的要求,嘎查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课堂的作用,采取集中学习、交流讨论、领导干部讲党课等形式,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和自治区、市、镇党委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精神为主要学习内容,组织牧民党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不断筑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思想基础。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形像”系列活动,嘎查组织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回顾党的成就、学习党史、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对党员普遍进行党性教育,牢固树立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和党性意识。

  “岗位奉献”树形象。按照创建“五个好”党组织的目标要求,依据党员的工作职责与岗位特点,围绕中心工作,精心设计载体,积极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岗位奉献”活动。嘎查党支部围绕“五个好”党组织创建,结合“强管理、重执行、抓落实、促发展”制度落实年活动,积极开展学习型、效能型、服务型、创新型、和谐型“五型”嘎查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嘎查的工作服务质量。依托“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完善制度、评优评先等手段,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形成了人心齐、人气顺、干劲足的工作氛围。实现了难点热点工作的破题,重点扶持嘎查贫困户11户,民生问题进一步改善。

  “服务牧民”得民心。结合“党员志愿者服务行动”活动的开展,积极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结对帮扶、走访慰问等活动。建立了志愿者队伍,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活动,让党员在志愿服务中创先争优。在嘎查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党性实践活动,在开展活动中嘎查工作人员做到“五心”:入户时有心、了解问题用心、解决诉求耐心、服务牧民热心、对待牧民真心。做到看望一次牧民,交上一个朋友;进入一个牧户、了解一个心愿;解决一个问题,凝聚一份人心。同时发放“便民服务手册”50余本。通过活动的开展,切实帮助牧民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党员在服务发展、服务牧民的具体实践中体现先进性。

  “亮牌示范”提效率。嘎查党支部把开展党员“亮牌示范”活动作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创先争优活动影响力的主要举措,按部门职责和服务岗位设立弱势群体帮扶、政策法规宣传、村情民情信息、文体娱乐指导、公益活动服务、社区环境维护、党建工作联络等10个服务岗位。党员“亮牌示范”活动的开展,使党员的先进性看得见、摸得着,进一步树立了党员的良好形象。选调责任性强、办事效率高、服务态度好的牧民党员进行亮牌服务,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

  “组织创新”促发展。嘎查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为总抓手,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创新工作。2009年换届选举,一批知识型的年轻干部当选为嘎查两委班子成员,两委班子齐心协力,紧紧围绕以“兴边富民”为目标,以争创“五个好嘎查”为宗旨,以增加嘎查集体经济和牧民收入为总抓手,带领全嘎查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进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团结和带领广大牧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解决牧民富余劳动力就业安置,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牧民收入,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谋发展。2010年创办成立了乌兰础鲁嘎查安达牧民专业合作社,现全嘎查已有25户牧民加入该合作社。以46.8万元的价格流转11户48000亩草场,为牧户解决分散流转卖不出高价格的问题,每亩草场平均多收益2.5元。目前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构建党建网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责任格局。坚持以“工作争先、服务争先、业绩争先”为目标,以培养“学习优、作风优、素质优”的干部队伍为重点,采取“六结合”方式扎实有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斯琴 格根图雅)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481134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