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部大漠孪井滩示范区有这样一位基层嘎查书记。示范区领导赞扬他是有思路、有魄力、千斤重担压不垮的嘎查领导,乡亲们说他是农牧民致富带头人。他就是阿拉善盟孪井滩示范区嘉镇塔日阿图嘎查党支部书记李剑英。自他担任嘎查书记15年来,他带领乡亲们艰苦奋斗,使塔日阿图嘎查从一个白手起家的生态难民村落发展到如今整体脱贫,人均收入由搬迁初的不足300元发展到目前的8230元,集体积累及固定资产从零发展到60万元。
1995年,塔日阿图嘎查从腾格里大漠腹地整体搬迁到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搬迁初期,这里一片荒芜,风大沙多,人们住的是地窖,没有自来水和照明电,嘎查30%的人家靠政府救济,半数人家靠借贷维持生活,20%的人家靠打零工艰难度日。李剑英为改变落后面貌,他带领嘎查党员和群众头顶烈日,冒严寒,平田整地,修渠筑路;此后他又带领嘎查领导班子通过外出考察引进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推广使用地膜覆盖、施用农家肥、精良点播、模式化栽培,节水灌溉等实用增产技术,使单产在几年内翻了两番。随后,他又提出利用农区充足的饲草料资源,发展农区养殖业的富民思路。通过多方争取资金,建成标准化育肥羊示范基地一处,发展专业养羊户120户,建成标准化圈舍1.5万平方米。氨化池1800立方米,饲草料粉碎加工设备120套(台),达到年育肥出栏率1.6万头只的养殖规模,年创收48万元。
李剑英于2006年争取到塔日阿图嘎查网络村建设项目,对嘎查群众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又以补贴的形式为农户配备电脑,大家可以在网上查看农业信息、致富路径以及各方面的知识,嘎查因此被命名为科技网络示范村。随着生产力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田间地头解放出来,李剑英开始鼓励大家发展二、三产业。2007年他带头成立嘎查施工队,带领嘎查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仅此一项每年创收70万元,为地方上缴税收45万元,为嘎查创收15万元。为增强嘎查农民和施工队队员的技能,李剑英通过“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对农民进行花卉、西瓜、油葵等农作物种植技能培训,对施工队队员进行瓦工、钢筋工、华工使用、焊工、铲车驾驶、吊车驾驶等工种的培训,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在李剑英的带领下,塔日阿图嘎查整体摆脱贫穷成为小康示范村,也成为阿盟首个家家通自来水、户户通有线电视、家家有电话,家家通网络的示范村。嘎查获得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全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他个人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团委、农业厅授予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农民”,被评为阿盟“十大杰出青年”,被国际名人交流中心授予“2002年世界杰出人士”荣誉称号。(记者刘宏章 通讯员辛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