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浙江电厂爆破90米巨型冷却塔。华能长兴电厂在8月份关停了两台125兆瓦级的发电机组,这两台发电机组已经工作18年。旧机组关停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5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000多吨,减少粉尘排放300吨左右。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有人说,同样以气候谈判为主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媒体的报道好像来自两个世界,这是双方的立场差异所决定的。但是如果给中国减排写评语,来自两个世界的评价却基本一致:中国减排在“动真格”。
中国减排是否“动真格”,听听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话就知道。“十一五”期间,中国的目标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降低20%。为此,今年5月,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强化行政问责,完不成的要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责任。今年9月,他在天津召开的第四届夏季达沃斯年会又表示:“我们不惜以降低GDP增速为代价来实现这一目标。”
过去5年,中国仅小火电机组就关停7000万千瓦装机容量,超过英国全国装机容量。近两个月,中国各地正为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作最后的冲刺,反映出中国在节能减排上的严肃、认真态度。也正因此,英国《金融时报》今年9月一篇文章的题目就是“中国减排动真格”。
考虑到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困难,中国必须“动真格”。中国既要继续发展,又要保护环境。而现实是,能源结构性矛盾突出,煤在一次能源当中所占比重相当大,节能减排任务相当艰巨。由于“十一五”规划目标主要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来实现,容易的问题已经大体解决,此后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尽管如此,中国去年还是制定了2020年单位GDP碳强度下降40%-45%的目标。正参加天津气候谈判的玻利维亚驻联合国大使巴勃罗·索隆6日告诉记者,他曾询问许多发达国家代表对此目标的看法,“你们反对这个目标吗?还要中国做得更多吗?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告诉我,‘不,已经很好’。但我却听到许多人抱怨美国减排目标太低(减排4%)”。
来自发达国家的舆论,将其他国家的减排态度、行动和中国的“动真格”对比,也看到了差距。比如,《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世界是平的》一书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最近写道:美国共和党人把气候变化看作“JOKE(笑话)”,而中国人则把它看作“JOBS(工作)”。
事实上,正是由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减排力度严重不足,成为气候谈判的最大障碍,才使目前气候谈判步履维艰。这些国家应该看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在失衡的应对气候变化天平上加上、加重自己的减排砝码,并兑现资金支持等承诺,也做到“动真格”。
发改委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昨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天津会议“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的边会上透露,中国将在5年内在部分行业和省份试点推出碳排放交易。
孙翠华介绍,目前碳交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基于《京都议定书》下的项目减排,即CDM减排;另一种则是排放权交易。她表示,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因此不可能现在设定二氧化碳减排的总量限制。
但她透露目前中国政府正在考虑选择一些行业和省份进行碳交易的试点,但她并未透露涉及的具体省份和行业,仅表示在一些经济发达省份试点。“目前开展这项工作难度还很大,因为还是要在一些行业设定某一年的减排总量,这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会有影响。”(记者林小春 刘华 周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