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拳击史上,邹市明绝对是一位可以载入史册的人物。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他在男子拳击轻量级(48公斤级)决赛中奋勇摘金,实现了中国在奥运会拳击项目金牌零的突破;在2005年世界业余拳击锦标赛上,他成为中国第一个拳击世界冠军(48公斤级),并且在两年后成功卫冕,成为中国拳击史上首个卫冕的世界冠军。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邹市明小时候竟然是女孩子们“欺负”的对象。
邹市明回忆起这段童年趣事的时候说,他小时候个头比较小,身体也比较瘦弱,更何况女孩子又发育得比较早,她们的个头一下子比他高出很多。所以在同桌之间抢座位、画三八线,邹市明总是处于下风。对此,邹市明更愿意幽默的解释为“好男不跟女斗”。
邹市明走上拳击的道路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源于他对武侠片的热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来自港台的武侠剧风靡整个了中国。小时候就喜欢与伙伴们打打闹闹的邹市明在这些武侠剧的感染下,激起了对武术的热爱。邹市明的母亲也觉察到他像小猴子一样坐不住,对体育方面更感兴趣,就把邹市明送进了体校。邹市明一开始练习的是武术,打下了扎实的武术功底。后来邹市明认为灵活多变的拳击更加适合自己多动的性格,于是转到拳击队,开始了他的拳击之路。
拳王之路:一战成名的世锦赛
1998年的时候,邹市明获得了他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全国冠军。这第一个冠军对邹市明有着很大的影响,那个奖杯还曾经放在他家里十分明显位置。邹市明说,这个冠军给了他更多自信,让他从此成长起来。随后在2000年,邹市明入选国家拳击队,一步步向他的拳击梦想迈进。
2003年世界拳击锦标赛上,第一次参加世界性大比赛的邹市明爆冷击败了古巴名将,夺得男子48公斤级亚军,实现了中国拳击在世锦赛历史上奖牌零的突破。回忆起那一次的胜利,邹市明说当时教练对他的鼓励非常重要,教练对他说:“虽然我们全队基本上要全军覆没,只剩你一个了,但是你是我们队里面最强的,而古巴那位选手是整个队里面最弱的一个。我们的最强对他们最弱的,所以你一定要把心态搞好。”这一招“田忌赛马”的心理策略果然奏效,邹市明迅速调整好状态,轻松上阵,成功击败了对手。
这一次世锦赛让邹市明一战成名,更多人知道了中国有拳击手,有邹市明。
奥运之路:终极梦想的奥运冠军
在世锦赛上有突出表现的邹市明获得了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的入场券,于是人们的目光开始投向他,期冀他能助中国拳击队实现奥运奖牌零的突破,而邹市明也不负众望,获得了一枚宝贵的男子拳击48公斤级铜牌。
这一枚奥运奖牌的成绩并没有让邹市明骄傲止步,他反而越战越勇,先是在2005年第13届世界业余拳击锦标赛上获得48公斤级冠军,并在两年之后成功卫冕;在2006年的多哈亚运会上,男子拳击48公斤级的冠军也被他收入囊中。
在这三年里,邹市明把能拿的冠军都拿到了,但他心里还有一个“终极梦想”——站上奥运冠军的领奖台。但愈是临近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各方面的压力让邹市明心底里的害怕不断涌出,敲打着他紧张的神经。他既渴望比赛,又害怕失败。邹市明说:“当时我已经没有了04年那时候的憧憬,敢说没关系,敢说这一次输了我还有2012年。”
北京奥运对邹市明的奥运冠军梦而言是背水一战,与此同时,外部舆论也让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邹市明回忆说:“2004年大家都记住了作为黑马出现的我。但是经过一年一年,我把所有的冠军拿了以后,到2008年北京奥运,别人只会说邹市明你这块不拿的话,你就是罪人了,你必须得拿。”在各种强压下,邹市明曾一时难以调解自己,陷入巨大的苦恼和恐惧中。
然而外界的声音是无法改变的,邹市明能做的就只有不断的适应和突破。他的教练也不断的开导他说:“人总是会有高峰,没有永远的冠军,只有永远的英雄。只有把自己战胜,哪怕你失败了别人也会接受你。”
在北京奥运的赛场上,邹市明还是顶住了压力,成功拿下一块奥运拳击金牌,达成了国人对他的期盼,也实现了他在拳击赛场上的“终极梦想”。当国歌在奥运拳击赛场上响起的那一刻,邹市明激动得流下了男儿泪,他说:“当时所有的艰辛、所有的压力、所有的释放,很多的情愫在里面,那种感觉很微妙。看着国旗,全场人唱国歌,那个感觉就是两个字,自豪。”
亚运之路:卫冕冠军冲刺广州亚运
四年前的多哈亚运会,邹市明为中国代表团获得了第一枚拳击亚运金牌。今年面对在家门口举行的广州亚运会,邹市明表示在接下来的日子,他将全力冲刺,力保卫冕。邹市明表示,在卫冕的途中肯定会有来自菲律宾、泰国等具备强实力选手的挑战。当然,中国拳击队也在慢慢的强大,培养了很多具备了世界水平的队员。“我们会团结一致,力争把中国代表团拳击这一个项目比好,争金夺银,为中国代表团争光。”邹市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