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广州亚运会 > 中国军团 正文
广州亚运火炬河源传递 欧争涛:比杠铃更有分量
内蒙古新闻网  10-10-25 17:24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新华社  
 

  10月25日上午9时6分,亚运圣火火种护卫队员从火种灯中引燃火炬。中共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将熊熊燃烧的火炬交给首棒火炬手欧争涛,从河源标志性的市民休闲娱乐场所——文化广场出发,开始了广州亚运会火炬广东省内第11站传递。

  欧争涛是河源市体育运动学校举重教练,曾带队参加多届广东省运会,为河源市多次夺取金牌,也为广东省举重队培养输送了多名优秀运动员。欧争涛说:“这次举起的火炬比杠铃更有分量,我感觉到这是一种责任,我有信心为国家培育更多的体育后备人才。”

  河源不仅空气质量长年保持国家一级标准,而且水质也是全国一流,万鸀湖及东江、新丰江交叉而过,为香港、广州等地供应优质饮用水。其中,有着“华南第一大人工湖”之称的万鸀湖,随太阳照射角度、光线的不同,一天之中呈现不同的鸀色,墨鸀、碧鸀、深鸀、浅鸀、淡鸀……“万鸀河源”因此得名。

  圣火伴随着客家歌舞一路前行,体现了素有“客家古邑”之称的河源独特的客家人文风情。据记载,第一批南下的客家先民最早落户河源,可追溯至公元前214年的秦朝。

  河源至今仍保留有最古老的客家水源音,以及喜庆添丁的上花灯习俗、南风北韵的打马灯歌舞、土生土长的紫金花朝戏、龙川杂技,还有围龙屋、四角楼等古建筑古遗址……华夏传统深厚、中原古风绵绵。被誉为客家人“奥运会”的第23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也将于11月底在这里举行。

  虽是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河源却非常重视因地制宜发展体育。河源利用山多水多的地理特点,积极发展激流回旋项目,成立了全国首个国家激流人才基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河源运动员胡明海获得中国激流运动员在奥运会上最好的成绩——第10名。

  当火炬传到第69棒时,中国著名速滑运动员叶乔波引起了沿途市民的欢呼。来自河源市第一小学的小学生,用充满童稚的声音为这名体坛“铿锵玫瑰”欢歌喝彩。这位在20年运动生涯中共获得133枚奖牌、摘取23项世界冠军的中国女性,为中国实现了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却因滑冰而摘除了“半月板”。

  尽管她已经先后5次成为亚洲和世界性体育盛会的火炬手,当天她作为广州亚运会火炬传递者心情仍然激动,“我也是客家人,可以说是回到家乡传递火炬,我希望能把这种体育精神、拼搏精神传递给年轻人,”叶乔波说。

  上午10时35分,圣火经过约9.6公里的传递,又回到河源文化广场。当天的最后一棒火炬手、全国人大代表张国权与河源市政协主席陈志干共同点燃火种盆。这时,1000只和平鸽在广场上起飞,于火种盆上空久久盘旋。

  “潮流”火炬结束在河源的传递后,亚组委火炬传递运行中心团队26日将集体休整一天,27日亚运圣火将在韶关继续传递。(完)

[责任编辑 王子乐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