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内蒙古创先争优活动 > 创先争优进行时 正文
二连浩特"四个围绕"推动创先争优活动上台阶
内蒙古新闻网  10-11-01 10:06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二连浩特市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依托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人文优势,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特色产业、扩大内外开放、构建和谐稳定等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四个围绕”抓创先,推动口岸创先争优活动上新台阶。

  围绕提升口岸综合承载力,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创先争优。坚持以“口岸和城市建设管理年”为目标,切实把推进城市化进程与提升口岸通关能力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结合起来,加快通道、电力、城市建设等,使城市水平不断提高。在通道建设方面,围绕项目攻坚、推进跨越发展。推动集二线铁路双幅电气化改造、锡二线铁路和二赛线高速公路建设,开通二连机场国际航线,构建集铁路、公路、航空运输为一体,连接蒙俄,直通天津、锦州、葫芦岛、秦皇岛、曹妃甸等出海口的国际化、立体化交通枢纽,构筑“通疆达海”经贸大通道。引进大新华北方物流、永晖集团等大企业,加快境外矿产资源基地至扎门乌德口岸的公路建设,加快推进3000万吨煤炭口岸专用通道项目。在电力建设方面,推动二连—汗海500千伏电汇集站和二连—温都尔220千伏双回线路建设项目,提高电力外送能力。完成总投资9.5亿元的大型风光互补可再生能源城市供电系统示范项目,加快实施蒙能、中海油、协和等风电项目,建设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在城市建设方面,以人为本、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突出特色、树立形象的规划建设理念,努力将二连建成中蒙边境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最强的新型口岸城市。

  围绕做大口岸经济总量,以培育壮大口岸优势特色产业开展创先争优。坚持发展建设北方重要的国际物流基地,推动国际贸易和物流业发展。到2015年,口岸过货量力争完成2800万吨,年均递增27%;口岸贸易额完成140亿美元,年均递增36%。围绕提高通关效率,实现大进大出,加强与天津滨海新区东疆保税港区的合作,加强与中蒙俄“陆桥”沿线地区的物流合作,拓展陆海联运、公铁联运发展空间。加快规划面积6.9平方公里铁路国际物流园建设,完成投资7.7亿元公路口岸货运新通道及物流园建设,新增2500万吨货物吞吐能力。扎实抓好木材、煤炭等进口资源交易市场和建材、机电、果蔬等出口商品专业市场建设,搭建功能完善、设施完备的发展平台。切实发挥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优势,着力引进木材、铁矿石、石油、煤炭等进口资源加工项目,努力实现进口资源的过埠增值。重点扶持不用水、用水少的工业重点项目,严格控制利用地下水新上项目,积极推广节水工艺,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抓住蒙古国规划建设赛音山达重工业基地和扎门乌德自由经济区的机遇,借助欧美赋予蒙古国的“普惠制”政策,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引进国内出口加工企业在中蒙边境两头办厂、跨境加工,构筑中蒙跨境工业园。面向蒙俄市场,加快推进建材、机械组装、食品等出口加工业的发展。以建设中蒙边境重要的跨境旅游基地为目标,推动旅游业发展提档升级。加快开发旅游资源,加强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完成恐龙博物馆、大盛魁影视基地等旅游建设项目,全面提升恐龙文化、口岸文化、驿站文化等旅游品牌形象。

  围绕增强口岸发展活力,以扩大对外对内开放开展创先争优。坚持加快建设互市贸易区,扎实做好边境经济合作区扩区和配套优惠政策的争取工作,争取进入国家西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重点试验区,为外开内联提供更多支撑。利用口岸通道优势,更好地搭平台、当向导、搞服务,积极引导国内企业“走出去”开发蒙俄资源,在蒙建立长期稳定的原料基地。全面加强对蒙经济、文化、社会和人文领域的交流合作,切实增强对蒙工作影响力。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重点加强与国内港口地区、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切实发挥好向北开放前沿阵地作用。推动中天基金会设立口岸银行总部,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力争通过上述努力,将二连建成对外对内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在发展陆桥经济,构建合作走廊上迈出更大的步伐。

  围绕构建和谐口岸,以着力抓好民生和维稳工作开展创先争优。坚持开展“察民情、解民难、排民忧、化民怨”活动,积极为民办实事,将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认真落实“一块钱一块钱抓增收”的工作要求,强化各项民生指标的刚性约束,发展富民产业,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突出抓好就业工作,以培训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城乡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积极引导牧民进城就业创业,到2015年非牧收入占牧民人均纯收入比重达到70%。大力提升教育、卫生等口岸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满足市民需求,吸引蒙古国公民前来就学、就医。加大管边、控边工作力度,健全社会矛盾排查化解长效工作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为口岸社会和谐稳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贾英)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