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荣旗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简称执法局)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找准城市管理与关注民生服务群众的结合点,着力实现“四个转变”,深化城管队伍作风建设,推动城管工作实现新跨越。
变“冷”为“暖”,队伍形象整体性提升。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执法局党支部和党员分别签订了承诺书,党支部公开承诺为群众办10件实事,20名党员在履行岗位职责和服务群众两个方面公开承诺事项22项,进一步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双承诺”活动,执法局完善并实施了“六要六不要”、“五条禁令”和“十不准”等10余项制度,从执法队伍作风建设抓起,规范行政执法用语和行为,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改变了以往在老百姓心目中执法队员“生、冷、横、硬”的工作态度和执法形象,树立了阿荣旗执法队伍的新形象。
变“远”为“近”,干部群众零距离沟通。为提高城管执法人员提高广大居民对城市管理工作满意度,进一步拉近干群距离,执法局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深入那吉镇新兴社区、文化社区、向阳社区等8个社区召开座谈会,征求社区干部群众对城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将每月10日确定为联系群众日,集中开展党员干部进社区活动。同时,设立城管执法热线,及时处理居民反映的市容秩序、城区环境、市政设施等各方面的问题。年初以来,共妥善处理居民中心区饲养牲畜、物业公司脏水车违规排放等群众反映强烈事项26起,使城管执法工作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变“堵”为“疏”,城镇管理无暴力执法。针对市场少、摊贩多,居民购物不便、管理难度加大的实际问题,按照“不影响城市市容、不影响环境卫生、不影响居民出行、不影响个体户经营”原则,在那吉镇设立了福利路、前胜路、学府路、滨河东路等7个民生市场,抽调专人负责维护早市、夜市的环境卫生和经营秩序,推出以“疏导和人性化管理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服务,为流动摊贩和市民提供便利。同时,注重对那吉镇辖区内违规建筑业主进行“谈公德、谈法律、谈政策,访本人、访亲属、访单位”的“三谈三访”活动,做好宣传、动员和解释等相关工作,使19处违规建筑得以顺利拆除。
变“管”为“帮”,帮扶群亲情式投入。针对那吉镇部分个体商户因残因病致贫的实际,执法局从切实解决特殊群体生产生活难题入手,实施一系列帮扶措施,千方百计为他们解决生活生产实际问题,采取为特困户在市场主动设立免费摊位,减免贫困摊户的卫生服务费等多项措施,切实解决了部分特殊群体的生计问题。年初以来,执法局共为特困户提供免费摊位近百个,为10个特困户无偿提供帮扶资金2万余元。(内蒙古新闻网赵文萃 通讯员李文彬 周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