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镇到社区,从机关到企业;从干部到党员;从嘎查到牧民,创先争优活动正在全旗范围内蓬勃开展,党员、干部俯下身子向群众嘘寒问暖,深入田间地头蔚然成风,一件件实事,好事相继润入牧民心田。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该旗以“转变作风建设年”为契机,着力增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富民强旗注入了活力,书写出一份温暖人心的民心答卷。
镶黄旗现有5个党委、6个党总支、158个党支部,2475名党员。活动开展之初,该旗成立了由旗委书记任组长的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相继出台了《镶黄旗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意见》、《镶黄旗创先争优活动2010年工作方案》等制度,从制度上保障了活动的顺利开展。1--8月份,投入民生领域达16115万元,约占同期财政总支出六成,已兑现承诺1217件,解决实际问题412件。根平是牧民心中的丰碑,全区新牧区建设带头人,在根平的感召下,全旗涌现出26个先进集体、76名先进个人和17名“全旗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优秀共产党员,镶黄旗国营林场场长郑文胜,为草原多绿色,他几乎踏遍了镶黄旗草原的每一个角落,人们亲切地称他是“为大地披绿的草原使者”。
在非公有制企业如何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该旗把党组织建在企业,填补了非公有制企业没有党组织的空白,让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企业开花结果。现在全旗成立10家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 5家规模以上企业实行了党建“2+1”的辅助管理模式。同时,通过开展党员“佩戴党旗胸徽亮身份”活动,展现了镶黄旗干部群众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百折不挠,迎难而上的进取精神。
创先争优活动也为富民强旗注入了不竭动力,转变了干部作风,激发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全旗苏木、嘎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全身心投入到建设的热潮中去。巴音塔拉镇和文贡拉苏木是镶黄旗的两个畜牧业大镇,巴音塔拉镇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让基地化成为如火如荼之势,全镇引进德美羊1880只,黄牛冷配2956头,现有牧民合作社9家,牧民过冬贮备饲草料进展有序,抗旱救灾取得了成果;文贡乌拉苏木则早动手,未雨绸缪,扎扎实实做好今冬明春牲畜越冬工作。10月份,全苏木出栏牲畜7.20万头(只),完成全年出栏任务的70%。为充分利用沙区资源,该苏木建立了林草加工基地,据了解,今年9月15日开工以来,该基地已从沙区牧户草场以低价收购芦苇等林草,现已加工草粉5万公斤。许多嘎查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从就业,外出务工,贮存饲草等方方面面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党员干部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为群体做的好事数不胜数,党支部有了凝聚力,干部有了号召力,党员有了影响力。
社区是城镇的“细胞”,社会的“毛细血管”。“八贴近”、“八公开”、“八进门”、“八带头”活动进入社区后,活跃在市场中的无职党员也成为群众致富的向心力,他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替百姓排忧解难,涌现出像个体工商户薛晓铃,牧民巴图吉日嘎拉等诸多扶危济困的典型。使组织强起来,党员动起来,干部好起来。谁家有矛盾,党员入户化解,原来一些不配合社区工作的居民也主动配合了,谁家有困难,党员干部上门帮。和谐社区暖人心,这是组织带给群众的温馨和幸福。(内蒙古新闻网 安华祎 通讯员 刘占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