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根河市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密联系实际,一切以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在四个方面下功夫,推动活动扎实有序进行。
教育思民,让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成为人民群众的“引路人”。全覆盖、多渠道,增加创先争优富有生命力和活力。一是思想动员,激发创先争优内动力。以“建设美好根河、创先争优我行动”为主题,广泛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进乡镇机关、进非公企业、进社区、进学校的创先争优先进事迹宣讲团的大宣讲活动,我市3000多人次受到教育,覆盖80%以上的党员,培养和选树了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典型;搭建网络、电视、报纸、广播、手机信息平台等立体宣传网络,营造浓厚氛围。二是指导督查,增强创先争优主动性。根河市制定“四联践诺”活动机制,分类指导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建立13个创先争优包联工作组,分别确立联系点,定期指导活动开展。三是素质提升,促进创先争优执行力。各基层党组织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提高会、促进会和落实周学习制度,共同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建设“学习型、富民型党组织”的本领。每月组织全市组工干部集中培训,切实提高执行政策、发展经济、民主管理、维护稳定、带富致富的能力。
承诺为民,把人民群众作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服务人”。公开承诺、主动践诺,让创先争优有目标、有方向。一是承诺对象分类对待。全市党组织分机关党组织、街道社区党组织、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党组织、中小学校等事业单位党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等5个类别,党员分党员领导干部、在职党员、无职党员和流动党员4个层次,分别作出公开承诺;二是承诺内容清晰明确。机关党组织围绕“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能”,街道社区党组织围绕“建温馨家园、创和谐社区”,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党组织围绕“四强四优争四好”,中小学校等事业单位党组织围绕“讲师德、树新风、办人民满意教育”,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围绕“与党同心、与企连心,为党旗增辉、为企业增效”,分别至少作出5条以上的公开承诺。党员领导干部围绕帮助解决突出问题、给群众办好事实事,在职党员以设立党员先锋岗,发挥党员示范窗口作,社区无职党员根据特长定岗、以岗定责的原则,合理设置岗位定身份,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流动党员进行规范管理,发光发热,给予归属感,分别至少作出3条以上的公开承诺。三是承诺方式灵活多样。采取大会承诺、专项承诺、媒体公示、签定承诺书等方式,通过网络媒体、党政务公开栏等形式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践诺惠民,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成为人民群众的“代言人”。积极行动、认真干事,让创先争优动起来、活起来。一是比贡献、促赶超。各基层党组织都确立了学赶对象、赶超目标,乡镇比进位,部门比服务,企业比生产。定期进行评议活动,对各基层党组织"比贡献"情况进行现场打分,根据四色象限评级制度进行相应奖惩。二是办实事、惠民生。结合呼伦贝尔百万农牧民创业先导团组建根河创业先导团,根据党建功能区的不同划分,分别开展特色旅游、特色种养业等类别的发展形式。实施搬家工程,组织党员干部进企业、进社区听民生、集民智、解民困。三是重矛排、保稳定。将社会矛盾排查化解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组织基层党组织通过设立书记接待日、群众接待室、民情热线电话、民情邮箱信箱,印发便民服务卡等形式,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及时办理反馈群众问题。
评判听民,成为争优秀、当先进、做表率的“时代人”。实践检验、群众评判,让创先争优更实在、更有效。一是以“两看两评”作为实践标准。科学制定评定标准,以看发展稳定评定党组织先进不先进,以看奉献和谐评定党员优秀不优秀。按“两看两评”标准,结合“七·一”,对24个优秀党组织和45名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二是以“提高两度”作为群众标准。提高群众参与度和群众满意度,全市各基层党组织制订活动方案,征集承诺事项等都听取群众意见,对活动开展情况,定期以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活动过程,请群众监督;评选先进,请群众推荐。通过发放意见表、聘请监督员等形式,每季度对基层党组织开展一次群众满意度测评,对每次测评排名列后的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对连续两次测评排后3位的进行组织调整。(内蒙古新闻网赵文萃 通讯员魏俊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