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旗切实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使用和管理,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干得好、流得动”,真正成为新农猎村建设的生力军和带头人。
注重培训,为大学生村官发挥聪明才智拓展空间,使大学生村官“干得好”。该旗十分重视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培养,一是组织新任大学生村官参加市旗举办的大学生村官任职培训班。在每届大学生村官报到之际,组织部门都对其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课题和内容紧紧围绕全旗农村基层工作实际,讲授农村常用法律法规、农业政策、农牧业知识和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使新任村官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取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有效培训,使大学生村官更加明确了工作方向,提高了工作本领,增强了工作信心。二是组织大学生村官到旗委组织部、各乡镇(办事处)机关进行为期3个月的挂职锻炼,使他们熟悉和掌握机关工作与农村工作的联系。三是开展“两帮一”手拉手结对活动,进行“传帮带”,使新任村官用最短的时间、最简捷的方式了解鄂伦春旗区域经济发展状况、风土人情以及村官创业情况。四是组织大学生村官实地参观齐奇岭村食用菌基地,调研学习该村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林静的创业历程和创业经验,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和营销策略,使大学生村官们在技术推广、农产品流通和市场信息共享等方面进行充分交流。五是举办以“踏实、敬业、奉献、成长”为主题的全旗大学生村官论坛,使大学生村官相互推广创业经验,交流任职感受,激励更多的有志青年深入农村、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奉献农村。
加强管理,为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搭建平台,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为加强对驻村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该旗相继出台了《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大学生村官日常工作纪律》、《大学生村官考勤管理制度》、《大学生村官谈心谈话制度》、《大学生村官工作职责》,使大学生村官能下得去、待得住,扎扎实实在农村干事创业。一是各乡镇(办事处)原则上不得调用大学生村官,确需调用,必须经旗委组织部批准,每次调用不得超过半个月。各行政村要为大学生村官驻村施展才干创造宽松的环境,特别要妥善安排好食宿和安全保障。二是大学生村官必须驻村工作,5-11月要全日驻村,12-4月,每月要保障驻村时间10天以上,且保证不驻村期间本职工作正常开展,不能出现疏漏和延误。其余时间可在乡镇(办事处)工作。三是建立双向考勤制度。村、乡镇(办事处)分别建立考勤簿,进行登记,严格履行请假制度。对一年内连续旷工7天,累计旷工超过15天的或事假累计超过30天的,年终考核定为不称职。四是建立工作日制度,大学生村官要如实记录每天的工作情况,旗委组织部将抽查工作日志,并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如存在弄虚作假行为,年终考核将评为基本称职及以下等次。组织部门采取不定期入户走访、查验日志、谈话、民主测评等方法考察大学生村官的表现情况,检查乡镇(办事处)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情况。对评定为基本称职等次的大学生村官进行诫勉谈话,谈话后仍不改正的予以解聘;对评定为不称职等次的大学生村官予以解聘。
健全机制,为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开辟通道,使大学生村官“流得动”。一是对服务期满考核优秀的,本人有意向继续留村任职的,组织部门继续聘用;二是符合条件参选村级两委班子的,引导其参加村级两委班子竞选;三是符合条件报考公务员、选调生、事业单位考试的,全部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四是建立创业基金,对志愿创业的,为其争取贷款及相关的政策支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建立竞争择优机制,一些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群众满意的大学生村官得到提拔使用和交流。目前,该旗53名大学生村官中有1名经公推直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有8名进入村两委班子,有3名考录了公务员,有8名考入事业单位工作,有1名成为选调生、1名参军、1名自主创业,成为该旗新农猎村建设的生力军和带头人及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内蒙古新闻网赵文萃 通讯员王丽杰 胡文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