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黄金草原”之称的翁牛特旗灯笼河牧场,青山妩媚,草木葳蕤,百鸟翻飞,这里不但有草原的美景,“创先争优”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以“争优秀、树形象、谋发展、保稳定”为主题,以开展“培典型、有带动、一帮一、求创新”为载体,从实际出发,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日常性工作紧密结合,各项工作都取得显著成效。
在经济发展上寻求突破。牧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实现财政收入和农牧职工收入“双增”目标。引进赤峰汇风新能源风电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000万元装机3台,现已吊装完毕,并网发电。投资500万元进行理石开发开采工作,增加新型机械配套设备投入,扩大开采与加工生产规模,实现年产量50000立方米,产值2000万元。投资300万元新建碎石加工厂1处,把废料进行粉碎加工,既减少排渣过剩的问题,又增加经济效益。在旅游区新建1处停车场,划定商业服务区和跑马场,规范跑马秩序,设置旅游导游图,更新旅游服务车。牧场工作人员全部入住旅游区,昼夜看护2.5万亩草原核心区。通过牧场干部群众齐心努力,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场引进资金3500万元,完成任务的175%;固定资产投资3500万元,完成任务的350%。全场绒毛销售收入260万元,牲畜出栏销售收入400万元,人均增收1500元。
在民生事业上实现发展。牧场在种植业上进行结构调整,打破以往种植小麦、莜麦、土豆的单一传统种植结构,投资16.8万元,首次在上哈巴气村打配机电井两眼,试种露地蔬菜200亩,效益明显。扩大中草药水飞蓟种植面积3000亩。在养殖业上,继续加大绵羊改良防疫工作力度,全场绵羊改良密度达90%以上。此外,牧场还实施草原网栏封育5000亩。投资14万元在玻力克村打人畜饮水井1眼,解决了该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对场部所在地大石门村65户农户进行危房改造,让广大危房户住上放心踏实的房屋。为了解决牧场群众看病难、检查难、无医疗基础设施的现实,投资12.1万元新建卫生室1处,公开招聘1名有一定临床经验和技术娴熟的医师为广大群众诊断治疗。投资13万元新建标准化司法所等,开设草原书屋,让广大农牧民学到更多的文化科技知识。为全场农牧民发放各类补贴80.6万元,其中粮食补贴6.7万元、农资综合补贴66.5万元、粮种补贴7.4万元,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7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