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活动专题 > 呼和车站中心派出所宣传专题 > 爱民实践 正文
呼和中心所党支部严格措施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
内蒙古新闻网  10-11-19 14:53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呼和车站中心所  
 

  在争先创优活动中,呼和中心所党支部把提升党员民警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警务机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强化措施,严格考核,积极倡导“忠诚、敬业、勤奋”的职业操守和“扎实、严谨、奉献”工作作风,有效地推动了全所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学习动员

  为全面推动争先创优活动的深入开展,呼和中心所党支部成立了以所长、政委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研究制订了《呼和车站中心派出所“争先创优”活动安排》和工作措施。同时,通过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组织全体党员民警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对所内活动进行动员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全所争先创优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严格措施,狠抓落实

  为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呼和中心所党支部结合队伍实际,在党小组和党员队伍中实行了支部委员包执勤队、执勤队长包警组的包保责任制,并把创先争优活动纳入到“2+1”考核中,量化目标,强化措施,以活动促工作,以考核促成效,调动党员民警的工作积极性,稳步推进活动深入开展。

  三、立足岗位,扎实工作

  争先创优活动开展以来,呼和车站中心所各个执勤队和广大党员民警严格按照所党支部的部署和要求,认真落实勤务,扎实开展安全保卫工作,积极为民排忧解难,在岗位上掀起了争创高潮。

  值勤一队全体党员民警在全力维护站车秩序稳定的同时,坚持真心帮助群众、用热情温暖群众、用言行感动群众,把爱心体现在服务中。9月15日14时10分许,值勤一队民警任建东在三品检查仪旁捡到一个黑色挎包。内装照相机一部,价值人民币1.1万元,台湾居民证一个,中华民国证一个,银行卡5个。值勤一队队长周廷俊得知情况后,立即通知车站广播室反复广播,约14时20分失主来到公安值勤室认领。经过身份核实和物品核实无误,将黑色挎包发还失主。9月27日回到台湾的失主张先鹏专门写封感谢民警一丝不苟、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

  值勤二队全体党员民警用“追逃”促进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利用网上信息准确、及时、更新速度快的特点,精心组织“追逃”工作,对过往旅客展开全方位、大数量的排查,取得优异成绩,仅9月份,该队党员民警就抓获网上在逃人员3名。

  值勤三队全体党员民警,把维护旅客群众正常的购票、乘降车、候车秩序为己任,把治安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作为“争先创优”的重要内容,着力加强治安防范工作,全队上下提前预想,积极对呼和车站周边治安状况的整治。自勤务制度改革以来,清理各类闲杂人员1900余人次,对100余名不听劝阻在车站范围内摆摊设点、叫卖、拉客的违法人员进行了治安处罚,呼和车站的治安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净化。

  值勤四队全体党员民警,把查禁“三品”作为确保旅客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严守站车查危防爆五道防线,做到“不漏一人,不漏一件”把“三品”堵在站外车下,确保旅客行包过机率达到100%,重点行包开包手检率达到100%和对人身二次手检率达到100%,日查获危险品80余件,全力做好查危防爆工作,为旅客群众的安全出行营造了良好的侯车环境。

  争先创优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全所党员民警的工作热情,警组之间、民警之间比管理、比工作、比业绩现象蔚然成风。新老同志之间相互促进,营造了不甘落后、进取向上的良好氛围。一些老同志不顾体弱多病,积极投“身争先创优”活动中。老民警魏宝生已近退休年龄,不辞劳苦,积极工作在值勤一线,参与查处了数起治安案件,为整治车站周边环境做出了贡献;民警孟庆良、赵毅强均已50开外,有着不服老、不服输的敬业精神,遇到有人扒车的紧急情况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坚决予以制止。

  目前,该所争先创优活动在所党支部的领导下正在稳步推进。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