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活动专题 > 呼和车站中心派出所宣传专题 > 爱民实践 正文
呼和车站中心所采取切实措施扎实推进“四查”排查整改阶段工作
内蒙古新闻网  10-11-19 14:55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呼和车站中心所  
 

  呼和车站中心派出所党支部按照公安局、处党委要求,认真研究部署,突出五个重点,组织开展查思想、查执法、查纪律、查作风“四查”教育整顿活动,排查整改阶段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呼和中心所党支部积极把“四查”教育整顿活动与当前的公安保卫工作结合起来,实现了学习工作双丰收,截止到10月25日,呼和中心所抓获网上逃犯37名,位居全局查缉追逃战果排行榜第三名;破获各类刑事案件 13起,全面提升刑事打击防范能力;查破各类治安案件1074起,实现了全所人均5起的奋斗目标;查获各类危险品18425 件,严格落实安检查危制度,不断加大站车查堵防控力度,积极为旅客出行创造平安、和谐的候车环境。

  一、党支部重视,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活动

  2010年9月1日、4日呼和车站中心所党支部分别召开支部会和全体民警参加的“四查”教育整顿活动第二阶段动员会,研究、通报第一阶段活动情况,对“四查”活动排查整改阶段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所领导班子成员率先组织集体学习2次,结合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率先开展自查自纠,查找单位和民警存在的问题。先后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1次、党员民警大会2次、周边单位人员座谈会1次,组织问卷调查1次,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对民警的思想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排查整改工作。

  所领导班子带头剖析,撰写班子剖析材料,对工作中的问题认真进行梳理、深入剖析,改进和加强领导工作。同时,采取党支部包各党小组、党小组包民警的方式将整改工作落实到人头,目前全所76名民警已全部上报自查剖析材料,大家对单位和自身存在的问题剖析的比较深刻、透彻。

  二、开展调查研究,针对重点问题进行指导

  呼和车站中心所党支部通过开展正反面典型案例教育学习,与民警一起分析原因教训,找准规律特点,提出解决办法。特别是对治安、查危岗等各类问题易发、多发,接触旅客群众多的部门和岗位细化岗位责任制,针对十个岗位,新修订了岗位责任制。所领导和执勤队长不定时的对每个民警的上岗执勤情况进行暗访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严格按照“2+1”考核制度进行考核。

  三、完善问责制度,严格责任追究

  活动中坚持和完善了工作中违纪违法行为的监督、预防和追究制度,强化对存在问题的查纠工作。全所上下逐级签订工作责任状,确定逐级包保制度,使各项工作都能得到及时、有效地监管。坚决纠正各种违规违纪问题。

  四、细化梳理,加强执法规范化

  呼和车站中心所党支部针对执法规范化建设,利用周三集中学习时间带领全体民警重温《人民警察法》、《纪律条令》及《公安机关执法细则》,联系工作实际特别是日常执法各种实际,查摆自身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增强了严格执法、规范执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同时梳理细化执法权限,要求四个值勤队、一个治安组由专人兼职法制员,熟知每个执法环节的行为标准和工作要求,确保对各项执法活动、各个执法环节的有效管理和监督,同时肩负起各队(组)的法律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指导工作,有效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

  呼和车站中心所党支部为提高民警执法素质开展了“每日一题”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教育强化民警依法办案的意识,并坚持日常管理不放松。同时,坚持和完善了各项执法的监督考评制度,强化执法办案水平。

  五、修订“2+1”考核工作,细化民警各岗位考核标准

  为了充分调动各岗位民警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呼和车站中心派出所党支部采取三级“2+1”考核机制,实行值勤大队长考核值勤民警、带班所领导考核值勤大队长和值勤队、派出所考核值勤队的三级考核机制,其中值勤大队长对值勤民警的考核和带班所领导对值勤大队长及值勤队的考核实行日考核制度,注重了全天候、全过程考核,实行每日“日事日清工作法”,由值勤队、治安内勤组组成考核小组,对每位民警的每个工作日的工作情况进行日考核,带班所领导认真审核,掌握每个民警工作实绩,发现民警工作中存在那些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提高,并录入公安局网上绩效考核系统。同时,针对勤务制度改革后值勤队岗位的增加情况,重新修订完善相应“2+1”考核办法,明确各岗位职责,使考核标准反映出年轻民警与老民警的差别、健康民警与患病民警的差别、业绩突出民警与业绩一般民警的差别,解决工作中“来和不来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真正使“2+1”考核成为调动民警工作热情的杠杆,促进了民警综合素质的提高,逐步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工作氛围。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